少女人艳羡的日子,娘也安心了。”
赵小丹放下了相片,她脑子里张天宇的模样挥之不去。
曹娇兰只好用强,“我都答应你冬花姨了,等过年他回来探亲的时候,挑个日子安排你们见个面。”
赵小丹本能的想说不见,但又不敢违拗母亲的意思,只好垂头不语了。
转眼冬天来了,赶集摆摊从酷暑到了严寒,他们每天穿着厚厚的军大衣,羽绒服,包着头巾,戴着厚厚的手套去赶集。
寒风呼啸也罢,暴雪打脸也罢,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集会。
到了1986年的结尾,曹娇兰的存折上已经有两万块钱了,当然,手头还有一些应急的现钱。
她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
本来按理说他们摆摊辛苦大半年了,过年该好好歇歇,备些年货,但是不行啊,他们得趁过年多卖货。
曹娇兰知道,这个年代的人还穷,很多人到过年才舍得买衣服,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舍得把钱掏出来,所以,他们得坚持到年前最后一个集。
赵国强和曹美在外奔波好几个月了,钱赚了不少,人也很累,他们就在过年给自己好好放个假,在腊月二十六就收车回家来了。
小两口子跟父母断绝了关系,自然在村里人缘不会好,尤其年纪大的人看见就嘀咕着骂两句,或者吐口唾沫。
还不准自己儿子,儿媳妇跟他们说话。
但是那些同样跟父母不和,尤其婆媳不合的年轻媳妇愿意和曹美走得近,所谓鱼找鱼虾找虾嘛。
何况,如今小两口跑货车也是有钱人了,谁不想跟有钱人沾点光呐。
所以,曹美回家来就有年轻人向他们示好,那些小媳妇还邀请她一块赶集。
这天,曹娇兰的摊位正被围得水泄不通,数钱数得手抽筋的时候,曹美和几个小媳妇经过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