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想到这个,也是半个字不提,附和着大家说笑了一阵子,寻了个借口,出角门回家去了。
古德庆媳妇韩大嫂子在内院油烛司当差,古德庆到家没多大会儿,韩大嫂子也回来了,古德庆惊讶的问道:“怎么这么早回来了?没出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韩大嫂子解下当差的衣服一边小心折好,一边解释道:“王妃今天召管事嬷嬷发话了,什么人什么时辰在什么地方管什么事,管事嬷嬷们分的清清楚楚,我们也分的清楚,这十天我分的上半夜当班。”古德庆听她如此说,微微松了口气,为了她这份差使,他足足花了二三十两银子打点。
“怪不得你那表叔说王妃的差使不好当,还真是,万嬷嬷今天足足训了小半个时辰的话,说王妃有规矩,从今天起,不管谁来领灯油蜡烛,都得说清楚用在哪一处,从什么时辰用到什么时辰,都得一笔笔记好帐,你看看,这管得也太细了吧,哪家这么点灯的?这哪象王府?就是咱们家也没这么算计过。”韩大嫂子想到这记帐的事,心里忍不住一股子怨气,照这么管,她家哪还有蜡烛用?这蜡烛可比油灯好用多了!
“王妃给内院定了规矩?你细说说,还有什么?”吉德庆听的心惊,急忙问道,韩大嫂子见丈夫神情如此惊讶凝重,忙一边想一边道:“说是王妃嫌府里人手不够,从今天起,府里西边路要关上,还定了好些规矩,对了,万嬷嬷高兴得很,我听她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往后有什么事,她是越过乔嬷嬷,直接跟王妃禀报的,旁的……就是说要用心当差,说王妃说了,王爷是个挑剔性子,不管什么只要个尖儿。”
吉德庆双手叉腰在屋里来来回回兜了四五个圈子,猛的停下来,点着媳妇郑重交待道:“我跟你说,这事你得好好放心上,从今天起,一根蜡烛,一两灯油都不能往家里拿,一个线头都不能拿,这事儿不简单,我是说王妃不是个能欺负的,你看着吧,要不了几天,准得有人倒大霉!”韩大嫂子吓了一跳,忙连连点头答应,她的丈夫出了名的长根尾巴就是猢狲,他的话从来没错过!
东院里,红袖浑身无力的看着一溜儿站在自己面前的八朵鲜花,只觉得连哭也哭不出来了,王妃突然给她涨了月钱,添了两个小丫头,又把这一堆来历不明的丫头送到她手里调教,王妃到底是什么意思?天地良心,她真连五爷的边也没沾过啊!
红袖哪顾得上管这堆莺莺燕燕,随手摸了本宫规让那些娇花们先抄着,自己急匆匆奔到通往西院的穿堂,守在门口死活赖着不肯走,无论如何,她今天都得见着王妃,这可是要命的事!
第一七四章告状
五皇子送走官家车驾,骑着马直奔清风楼,黄净节从侧门迎了他进去,五皇子进了湖边小院,舒舒服服喝了杯茶,看着黄净节问道:“老二还没走呢?”黄净节有些闷气的看着他,这不是明知故问么,黄二爷昨天还递帖子要见他。
“没见到你,他怎么能回去。”
“那就让人请他过来,今儿我请他吃饭。”五皇子干脆随意之极,黄净节很是意外,正要站起来叫人传话,五皇子不紧不慢的接着道:“他既是专程来贺我大婚,都带了什么贺礼?”一句话问的黄净节更加怔神,这什么意思?贺礼不是早就送到五皇子府上去了么?"
“你先坐下,”五皇子放下杯子,看着黄净节道,黄净节已经悟过些味儿,目光复杂的看着五皇子,他长大了,越来越会替自己打算。
“我跟你也不兜圈子,黄家这家长之位,我是觉得老二担不起,你比他合适,可黄氏一族远在大同府,除非黄家举族迁到京城,不然你就得回大同府。”五皇子停住话看着黄净节,黄净节一脸苦笑的摇着头:“我回大同府,京城怎么办?京城也少不得人。”
“就是啊!”五皇子重重赞同了一句:“京城又离不了你,要不就老五?老五肯定比老二听话,可老二不象个能顾全大局的,他没那脑子!”
“老五不合适,”黄净节看着说着不兜圈子却绕来绕去的五皇子摆手道,五皇子无奈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