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她有话,遂问,“这是怎么说?”
“奶奶你有所不知,这是此处的风俗,叫守‘百年阴缘’!这必是此地的阴阳在老太太跟前儿献的话,这可不是老太太的主意!”
“‘百年阴缘’?”蓝月儿和春燕面面相觑,哪来这么个说道?
“嗯,”阎婆子接着说,“老太太和奶奶都是京城来的,不知道这儿的规矩。这边讲,老人去了,膝下有孝子,即便不得高寿,可儿孙将来守孝祭奠,一辈一辈,也尽这百年之寿;若是年纪轻的去了,又尙未成亲,无人陪,无人守,将来便要阴魂作怪、家宅不宁,遂要配‘冥婚’,找那也是早死的并骨合葬;可若是成了亲,却膝下无子的,要么过继孝子,要么,就要娘子守‘百年阴缘’,否则,他游魂野鬼,永世不得安生啊!”
“啊?”蓝月儿和春燕不觉惊呼。
“奶奶你想,大爷刚成亲不几日就去了,二爷三爷还都没有娶亲,哪来的孝子给他过继,如此,便只剩下大奶奶给他守‘阴缘’了。听那懂阴阳的人说,活人给这死的守了阴缘,便也是一半身入了那边儿,两人合二为一,今生,永世,那死了的便是与她守着再不分开。”
这番阴惨惨的话再加上阎婆子那张阴森的老脸,蓝月儿只觉得自己后脊生凉,也顾不得老太太对自己的呵斥了,直问,“那怎么个守法儿呢?还像如今这样?整日人来人往,别说钱财,便是人张罗也要累死了!”
“哦,奶奶这倒不必担心,三七过后,就只是大奶奶一个人守了。”
“嗯?她一个人守??”
“嗯嗯,就只她一个,旁边不能有人,要不那魂灵怎么与她相合呢?”阎婆子又凑近些贴了蓝月儿的耳边说,“我还听说啊,为了不让别的阴魂认错了地方,这守灵人必得心诚礼佛,做个真正的修行人才行!”
“真正的修行人?怎么说?”
“奶奶您不知道啊?那苦行僧、那真正的修行人一日只食一餐,过了午时就再不进食了!说是:日中一食为佛食;下晌、晚上再吃就是为畜生因、地狱因。只有如此才能断了淫-欲,才能终了生死,这活着的才能跟死了的在一起。”
“啊?”蓝月儿瞪大了眼,“一天一顿?还得是吃斋吧?天哪,就静香那小身子,她怎么扛得住?”
“别说这个了,”春燕也声儿发颤,“说跟前儿不能有人,那就是荷叶儿和莲心也不能跟着?就大奶奶一个人守孝?这白天还好说,这夜里,她,她可……”
“是啊,”阎婆子也叹,“所以,这说道是有,可方圆百里,难得听说有人家这么办。一则,那新寡的娘家也多在本地,都知道有此风俗,一旦出事,早早就都盯着,婆家自是不想惹麻烦,尽量过继孝子,再远的都成;二则,这百日灵,咱们这地界儿,又潮,又热,若非衬着银钱,谁家能存灵这么久?”
“哎哟,”蓝月儿惊声叹,“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这停灵百日,虽则已是将入冬,可毕竟耐不得那么久,定是要买了冰来,那岂不就是个冰窖子?那还不冻死静香?”
“哼,若是死了,也有说道。”
“啊?”
“就是随那死的去了,相合了。”
“呸!”春燕啐了阎婆子一口,“你老快口下积德吧!你当老太太是什么?老太太当年随先祖太爷征战,多少杀伐决断,如今岂能昏浊至此,任凭那所谓阴阳的指手画脚伤了大奶奶性命不成?不过是停灵百日,哪就像你老说的那么邪?”
“哎哟我的姑娘,你当是……”
“哎!”蓝月儿抬手制止了她们二人的争辩,神色沉了下来,“我看阎妈妈说的正是老太太的意思,伤她性命倒不至于,可……你们想想,自承轩去了,老太太是如何对静香的?早早封了韵香楼,就是让她再回不去,如今便是歇在合宜园,其实不也就是日夜守灵堂了吗?是咱们不觉罢了。”
“啊?若真是如此,可真要苦了大奶奶了。”春燕浑身发凉,握了蓝月儿的手道,“换了我,别说是冻死饿死,就是吓,也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