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为止是以有色人种和同性恋者作为下手目标,杀人方式体现出憎恶与泄愤的心理倾向,因此他很有可能是一名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同性恋者。”

“说到这个,”听众中的一个男生忽然打岔,“克莱德和科林昨天不是又干了一架吗?他们俩分别镶进凶手和受害者的框里倒是很合适,说不定能拍成一部恨极生爱的虐恋电影,如今就流行这个。”

众人为这个刻薄的嘲讽哄笑不已。

只有雷哲皱起眉,对李毕青嘀咕:“在拉丁风俗里,有预兆意味的话不能乱说,会招来厄运的。”

李毕青低声说:“我们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一语成谶。”最后一个词他是用汉语说的,雷哲看了他一眼,似乎隐隐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

事实证明,这不仅仅是个不祥的预感,就在凶杀案发生后的第十四天,又一宗校园谋杀震惊了整个波特兰市。

这次的凶案现场第一发现人,是一个喜爱晨练的女生,当她在校区与森林公园之间的湖畔晨跑时,被靠近岸边的水面上漂浮的尸体吓得直接晕了过去。警方接到报警,将泡了一夜的尸体打捞上来,经过身份辨认,发现又是州立大学的一名在校学生。

市警局的验尸间里,法医道格从冷冻柜里拖出一个裹尸袋,放在验尸台上,拉开袋子的拉链,露出内中一具红发男性青年的尸体,一枚小标签固定在他的大脚趾上,上面用黑色墨水写着死者的名字以及出生日期:“科林?米拉维奇,1993.5.1”。

“可怜的孩子,他才刚刚过完20岁生日。”女警阿曼达眼眶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