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3 / 3)

望立刻就说动,温水煮青蛙,没有帝王不怀疑臣下,尤其是军务政务都能拿出手的人。此刻或许不放在心上,时日长了不用人挑唆都能相疑。过了好一会儿,汤玉泽又低声道:“旁的不提,我只怕徐仪宾年轻气盛,志存高远……”

这是明了说徐景昌可能造反。严鸿信沉声道:“汤侍郎,祸从口出!”

汤玉泽声音更低的道:“大人,您可知为何我不早不晚的提及此事?”

严鸿信看向汤玉泽。

汤玉泽道:“江西布政使的亲笔,大人要看么?”

严鸿信惊了,江西布政使陈凤宁跟庭芳不是一拨儿?难道是利益相争?有必要么?与将来能入中枢相比,一时丢了江西又算什么?徐景昌毕竟是武将,民政一直是庭芳再管。眼下用人之际不管男女,待福王登基,有的是人才,庭芳也就去安享荣华或是做她的一代大家了,有甚威胁?便是徐景昌能主民政,那样年轻,也碍不着陈凤宁什么,反而能帮陈家接上年轻一辈。如此拆台,不大合理啊!

汤玉泽继续道:“做臣子的,几个敢想天下王田呢?”

严鸿信摇头:“为了发小,也是有的。”

汤玉泽不情不愿的道:“徐仪宾尚可,东湖郡主竟是天外来客,由不得人不服。我亦曾主政一方,诸多政令想都不曾想过。”顿了顿,又道,“也罢了,她自幼聪慧,我远不及之。可她分明做了郡主掌握一省钱粮,却是荆钗布裙劳心劳力无欲无求。严掌院,此等高洁,您再哪个女眷身上见过么?纵观史书,唯有王莽有如此情操。”

史上高洁的人多了,汤玉泽单单提王莽,却是庭芳与王莽有太多相似。后世网络常调侃王莽一定是穿的,可见一斑。当然,说的并不是庭芳与王莽性格有多相似,而是那天马行空的感觉很像。王莽可是篡了的……史上有武后,庭芳未必就不敢想。

严鸿信见过庭芳,那会儿就觉得她气度非凡。而徐景昌不知被人背地里笑了多少回就知道围着老婆的裙角转。如此想来,很有可能!汤玉泽定然不知江西详情,一切皆为陈凤宁告之。然而陈凤宁有何好处?福王登基他严鸿信才是第一位,而庭芳登基陈凤宁便是当仁不让的首辅。此刻暗中使绊子,有何好处?

很快,汤玉泽就解了严鸿信的疑惑:“陈布政使忧的是天下王田。”

严鸿信愕然,不由脱口而出:“他就如此看好……徐仪宾?”

汤玉泽重重的点头:“灾后一年半,南昌之富庶已超水灾之前。陈布政使非无能之人,要他服气到担忧,可见东湖郡主之手段。”

严鸿信道:“经济上有长才么?”算学、人心再加经济,严鸿信心中一凛,太妖孽!

汤玉泽叹道:“严大人,京城城墙修缮缓慢,太子受了斥责。”对上妖孽,自然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好么。

说到城墙,严鸿信无言以对。照着人家的书修的都不如人家好,太子的手段真是……然而汤玉泽明说城墙,不过想说庭芳之才。尤其是她与徐景昌合作之下,所迸发的力量不可忽视。原先庭芳的存在,与严鸿信没有冲突,男女有别,再能干也是假的。真要说怀疑庭芳效仿武后,严鸿信心里很不以为然,庭芳远没有史载武后的气魄,三岁看老,她幼年所展现的多为技巧而非气势,不同于武后十几岁就敢在“仁德”的太宗面前锋芒毕露。但严鸿信想到了另一个很不好的点。

立下赫赫功绩的庭芳夫妻回京时,仅仅是他们二人么?不会的。他们会有心腹,会有创造了盛世辉煌景象的各级官员。到时候他一个女儿极不招待见的老岳父,又当何去何从?他能想到庭芳一个女眷,大功告成后滚回家去享福,那徐景昌看他,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