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颇有成效,林杳被亲得头晕目眩,不敢直视烛微手中的金属教鞭。
烛微见着林杳飘飘忽忽的眼神,也不戳穿她脑子里回忆的画面,只慢条斯理地抽过纸巾擦了擦,将教鞭收回,语气悠悠:“现在,杳杳可以认真听课了吗?”
林杳再次猛猛点头,但明显从这以后,听课的态度就端正了许多。
两人一个教、一个学,等晚上林杳睡着之后,烛微再去做软件研发。
以前烛微虽然整宿都躺在充电仓内,但他实际需要的充电时长并不需要那么久,也不必每日都充电。
现在,自打他取得了林杳卧室的入住许可后,他更是只有在电量告急时才会到充电仓内进行能量补给。
正如烛微之前宽慰林杳的那样,她刚辞职时的怅然若失只是因为新的秩序尚未构建。
眼见着她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学得越发深入,生活的意义仿佛以另一种形式被点亮。
果然,为了金钱而从事的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自发性的人类劳动里才能探寻到生命的价值。
虽然Echo软件的核心部分都是靠烛微搭建的,但是在界面设计上,单凭烛微似乎就要出问题了。
没别的,林杳发现这机器人的审美……是真的不太行啊。
她一开始看着烛微递上来的交互界面形象图,只觉得两眼一黑。
事实证明,在审美上,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不一定能产出优良结果。
因此,林杳主动又学了UI设计相关内容,经过两人几个月的共同打磨,Echo软件正式成型,她开始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发帖招募内测人员。
(致尊敬的审核老师:男女主都是成年人,情侣关系,喊「老师」只是调情,不是真的师生关系啊,没有事中描写,只有亲亲描写啊,求审核老师明鉴呜呜呜)
第 133 章 人生合伙人
烛微很喜欢看见林杳兴致勃勃、充满活力的样子,这不比她之前每天加班到深夜、带着一身疲惫回来好多了?
并且,在烛微一天24小时全天候、高密度的照料下,林杳三餐规律、连原本不太好的胃也得到了调理。
她要健身,烛微是最好的健身教练;她要营养均衡,烛微是最好的营养师;她要学习,烛微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有时候教的方式不是多么正经,但至少成果显著。
内测定档后,烛微和林杳的注意力主要就集中在收集用户反馈和debug上。
有烛微前期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基础,二人倒没有什么经济压力。
同时,林杳考虑到烛微前期从事的金融交易到底偏灰色地带,大额资金迅速流入流出,长此以往万一哪日被发现了恐怕也有大麻烦。
两人商量后,还是决定让烛微暂停灰色交易,全身心投入到两人共同的品牌经营上。
公司还在起步期,林杳并没有急着去租写字楼和大量购置设备。
小船好调头,等内测后看看反响再扩张也来得及。
烛微对「办公环境」自然不挑,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林杳必须在他视线范围内、在他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至于锁在林杳脚踝处的脚链,烛微在林杳辞职后又谨慎观察了小半个月,确认林杳的的确确没有其他人,并综合分析了两人的情感浓度,最后才犹犹豫豫地如她所愿取下来。
这场温柔的囚禁,无人伤亡。
当然,这小玩意儿也不是就此「下岗」了,在一些特殊场合还是可以适当用一用的。
虽然他脑海里那些名为「预言」的声音和画面时不时还会叫嚣,但烛微已经不会再信。
比起自己脑海里的记忆,他更相信他的杳杳。
甚至,他已经在怀疑,那些凭空多出来的记忆是否是有人从中作梗。
毕竟,不是没有可疑人选啊。
烛微食指轻点桌面,看着不远处盯着电脑,时不时扶扶眼镜、若有所思的林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