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着了齐家旁支的各式人物,却独独没瞧见今日这宴席的正主:齐二公子不知因为什么缘故,至今仍未露脸。
这下儿可急坏了今日登门的众宾客。
他们可是挤破了脑袋才在今日挤进了齐家的大门儿,又一个个费钱费时地四处搜罗奇珍的贺礼,就为了在这位平步青云的小齐大人跟前露个脸,以获得这位大人的提携和垂青,若是这个正主今日不露面,那他们岂不是白折腾了?
众宾心下大急,继而纷纷交头接耳相互打听,后来才听说是小齐大人今日应召入了宫,想来是还在陛下的御书房里,一时耽搁了时辰。
梁皇的身体近年一直不大爽利,前几年本已经有了要戒五石散的意思,结果这两年不知怎么又沾上了,还吸食得比原来更加起劲儿,身子当然是每况愈下。百官们面上虽然喊着陛下千秋无期,实则回到家里关起门来却都纷纷算着他薨逝的日子,并都觉得不会太远了。
这种大半个身子都进了皇陵、就剩一个头皮点儿露在外头的人,还拖着人家小齐大人说什么朝事!建康的贵胄们一个个急如热锅上的蚂蚁,表面上虽言笑晏晏,暗地里则纷纷不着痕迹朝齐府的大门口扫去,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齐婴赶紧出宫回府。
大抵是众人的祈愿太过虔诚以至于感动了上苍,到了宴会的中段齐婴终于姗姗来迟。
众人先是听见齐府门口传来车轮辘辘和铜铃摇曳的声响,继而便纷纷引颈张望过去,于是就瞧见那位名声煊赫的大梁枢密院正使、如今官居正二品的齐家嫡脉,缓步从府外踏进门来。
二十四岁的齐敬臣,同三年前相比殊异良多。
当年他方行冠礼便在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随后一路升迁至官四品,彼时固然惊才绝艳,却仍有些少年模样。如今三载过去,他的气韵越发稳健,周身的书卷气更是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久居高位之人所独有的深沉,那双漂亮的凤目更显得华美,将他心中的所思所想一概遮掩得密密实实,不能被外人窥见分毫。
80. 岁月(2) 非他不嫁
他此时行来, 竟有种威压之感,令在场的男子纷纷退避,又引得女子们心如鹿撞,不管是未出阁的闺秀还是嫁了人的夫人, 都禁不住暗暗脸红, 心想这位齐二公子果然无负盛名, 是个任谁见了也要赞叹称许的人物。
他并非是独自回府的,身后另有两辆宫里的马车, 车中的贵人下了车,众宾方才瞧见来者的真容:乃是六公主萧子榆, 以及四皇子和四皇子妃。
先说这六公主吧。
这位殿下今年已经十九岁了, 年近双十, 这建康城中的闺秀但凡抓点儿紧的,连孩子都要有上好几个了, 偏偏她还未招驸马, 据说是一心一意痴恋着齐二公子,立意非他不嫁, 于是拖着拖着就拖到了如今。
她也不犯愁,大约是心里早已将齐婴看作了自己的夫婿,于是就觉得有无那一纸婚书也不紧要了,当年她妙龄之时就整日追在齐婴身后跑,如今长大了便更不知道避嫌,已是十分从容坦然地接受着旁人非议的眼光。
再来说这位公主的四哥和四嫂。
四殿下萧子桁前年成了婚, 娶了傅家的嫡女傅容为正妃, 如今二人成婚已有两载。
四殿下生性颇为风流,成婚两年,抬了三个娇娘进屋, 偏傅家女儿是个脾气顶好的,怕不是将女德女训背了个滚瓜烂熟,一点儿也不拈酸吃醋,四殿下但凡有看中的,她就没有不点头的,一一帮衬着撺掇,很是贴心,令四殿下一跃而成为了建康城中一众王公羡慕和景仰的对象。
四殿下同傅家女儿的这桩婚事当年曾在朝中引发一轮热议,毕竟谁也没想到这两个看似不搭边儿的人会凑成了一双,自然难免瞠目结舌。不过后来众人也回过味儿来,觉得这桩姻亲也甚是对路子:四殿下本就是亲近世家的出身,如今娶了世家的女儿,往后便更能得到世家的支持,同三殿下萧子桓打起擂来也就会更有底气一些,甚好,甚好。
只是不健忘的贵人们却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