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2)

见她是掩饰不住的欢喜,齐琛倒没对她进行什么重男轻女的教育,于他而言男女都无所谓,但较之明玉,头胎还是儿子的好,她安心,齐家长辈也少逼问,担子轻些。俯身印了她眉间一记,“日后再生个女儿。”

回想起昨夜痛的生不如死,明玉差点哭了,“不生,再不生了。”

齐琛失声笑笑,“好,不生了。”

明玉这才满意,“三爷打算何时给他取名?”

“腊月爹娘过来时,父亲曾隐约透露过孩子的名字想由他定,我在家书里有提,让父亲赐名。等回了信再看看。”

明玉了然,“那乳名呢?这个总可以我们自己取吧。”

“你有什么想叫的?”

明玉想了片刻,“孩子嘛……但求福禄多多,事事顺意。”

“那便叫多多吧。”

明玉也是赞成,齐琛又道,“别多想这些事,好好养身体才最重要。”末了俯身,又克制的在她额上落了一记吻,“芝芝,辛苦了。”

明玉看着他,低声,“谢三爷。”

平日里的寒暄话,在两人这里,却是由心而发,谢着彼此的相知相守,相随相伴。

☆、第七十八章 多多满月

这几日,齐府热闹着,都是上门恭贺喜得麟儿的。明玉不便相见,只见些平日里来往多的,其他的大多都是收了礼,连面也见不上。让姚嬷嬷一一记下,等孩子满月时再请来喝满月酒。

吴氏只是暂住在此,非齐家人,来往的人一多,也觉自己小住不便,便生了告辞的意思。临走前,又去了一回季家。

季芙中午从外头回来,因下着春雨,还带着斗笠披着蓑衣。一时吴氏没认出来,等走的近了,才看清是季芙。看着那张并不惊艳的脸,吴氏确实有些想不明白,儿子怎么就上心了。说起来他也在邓州没待多久,要说一见倾心倒有可能,偏对方容貌又非姣好。

季芙见了吴氏,都觉耗子见猫似的,见她裤管已被溅起的雨水打湿,忙请她进去,“要是知道您来了,我肯定立刻回来,就不用等了。”

“无妨,你也有事要忙。”

院子里本就是硬泥,没铺石板。连日下雨,土已软化,黄泥水满院都是。

下人将蒲团垫在地上,吴氏踏步而过,鞋面还是沾了黄泥水。

已成泥水人的季芙看见,心里有种微妙感……一瞬只觉,他们大户人家活的精致,她和孟平璋谈婚论嫁,他母亲真的是瞧不上自己的吧。

任怎么安慰自己,总觉得就是少了点底气。

季芙烧了水过来,还特地将杯子洗了好几遍。吴氏见她在桌上放了七个杯子,将那下人的也算在内,暗叹一气,“不必给他们倒茶。”

季芙问道,“为什么?”

魏嬷嬷说道,“下人是不能和夫人同桌共杯的。”

季芙……不喜欢这规矩。虽然不愿想,可这一举一动实在让人心生压迫。

吴氏问道,“你爹娘呢?”

“爹爹还在衙门,母亲在地里开沟,我回来给爹爹做饭,待会送去。”

吴氏说道,“那你先去做饭吧,我这并不急。”

季芙迟疑片刻,问道,“您来这……是要做什么?”

吴氏见她挑明,这才说道,“你是个好姑娘,但到底还小,眼里只有情郎,也觉有情郎便万事不难。只是大世家到底规矩多,单靠一时半会的情义,又怎能安然一世?我仍希望你考虑清楚,是否真是执意要和鹤先一起承担起孟家重任。”

季芙听的心头微凉,吴氏起身告辞,看着她从院子出去时,踩在那比她衣裳布料更好的蒲团上,说不自卑,也难。

孟平璋回到府衙,这一过六日,实在放心不下,趁着半日空闲,赶了过来。刚到巷子就见自家马车驶出,抬手便拦了。

吴氏问道,“怎的停了?”

魏嬷嬷在外头答道,“二少爷来了。”

等她撩起帘子,吴氏往外看去,“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