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3)

薛昱眯了眯眼,厉声道:“狂妄小辈,我女儿微有疏漏,就遭你长篇大论的指责。她的曲谈得好,这是不争的事实。”

妙言轻哼了哼:“恕晚辈直言,胡琴弦粗而低,本是融合北国大漠风沙之美为其精髓。薛姐姐用它来弹江南水乡的调子,一开始便用错了。请问薛尚书,不懂胡琴其构造、优点的人,怎能欺外行人为第一。”

“小……”慕容熙干咳了咳,眼瞳灿亮的望着女子,“阮姑娘,看样子,你好像对我们北梁乐艺很是了解。”

妙言偏过头,佯装没听见,不理会他。慕容熙舔了舔唇角,看向南周帝,头一回正儿八经的发话:“陛下,请让会胡琴的女人通通再比一次,谁胜出这,我愿与谁家缔结契约,一年之内不犯赢海。”

薛瑾瑜小步挪到父亲身边,为难道:“爹爹,我只练了《九尘天》一曲。”

她的言下之意薛昱明白,那一曲虽然动人,但若再来比试一场的话,未免失了新意,透露女儿对胡琴的捉襟见肘。薛昱扫望道:“小女比过一次,就不比了,还有谁方才藏拙没比的,大可站出来。”

寥寥贵女们缩手缩脖,对胡人的乐器一概不知。

无人出列。

慕容熙自始至终盯着阮妙言,心下猴急,瘙痒难耐,“阮姑娘,你当真不试试?要知道,光说不练假把式,我让我的乐团给你伴奏,如何。”

妙言思索一会,“好。”

“好!”慕容熙一拍即合。

不消片刻钟,场地布设除了。除了用的同一把薛瑾瑜用过的胡琴,其余乐器都由北方使队乐团自行配备,共有七人,妙言主琴,另各使板鼓、洞箫、埙、羌笛、手摇铃、长号等。

薛昱坐回尚书令的位置,放眼望阵容强大的乐团,犹豫着会不会让阮妙言占便宜了?但琴音和其它乐器区别很大,分辨得出来,一旦琴声和其它乐器配合不好,阮妙言休想糊弄过去,这样一来,要配合多方的乐器,岂不增加了难度?正想着,一缕仿如激起千层浪沙的高弦音陡然奏响,震得薛昱浑身毛发一凛……

与薛瑾瑜清澈空灵的开场全然不同,激烈、壮阔,音质却浑厚低醇,不觉刺耳的音线一下子将人们带入了黄沙大漠的北国风光。

乐团几人惊讶的相觑一眼,在心有灵犀的想,这汉人女子怎将他们胡人的乐技及北景特色抓得如此牢固贴合。

愣了一瞬,赶紧跟上抚琴人的节奏,一面低沉埙声承接高浪后的回旋,仿佛烟尘滚滚落幕后的漫漫烟尘。

琴声引领众人,走的一曲《东风破》。琴音时而高昂,远近环绕,仿高山天堑,游览群山。

不乏优雅降调,也有塞外人闲暇时牧放的温柔小意。一转眼,到了兵戈交战的大型场面,六个伴奏齐齐出动,鼓瑟吹笙,铃响箫绕,其中,仍等分辨出一道战略性十足的琴音为主导,似乎是风的呼号,血的飞溅,贯彻全场。

众人吹奏得腮帮子飞鼓,春风料峭的天,个个脸上都出了淋漓的汗,不仅献艺的人,连观席上的人都脸颊赤红,热汗覆面,面色随着声乐或低落或激昂之处变得悲戚或亢奋,有对音律略通的人还忍不住当堂击打桌面,相合场中节拍。

如果说薛瑾瑜的《九尘天》让他们目瞪口呆,个个对那神秘的天宫抱有敬畏向往之心,那这曲《东风破》则贴近他们的生活,奏出了男子们豪情万丈的心声,让他们无比的融汇其中,共情之心盛浓。

有些内行人还能听出,胡琴与普通琴不同,演奏低醇壮阔之音最为贴合。回想起来,薛瑾瑜那一点点令人有点呆板不知所谓的古朴高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余音袅袅,声传远方。伴奏团逐渐收起乐器,在一尾琴音彻底停止后,演奏得痛快淋漓的北方乐团齐齐弯腰,右掌掌心朝里搁置左肩,恭敬朝主琴人行礼。

“好、好,阮姑娘琴艺高超,连我的乐团使者都佩服你了。”慕容熙鼓掌走下座,亲自给人道贺。

拜你所赐。妙言不显的翻了个白眼,询问道:“慕容世子,你说话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