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的身份不再仅仅是标签,更带上了一层不容侵犯的威严光环。

然而,对思妤而言,比洗刷污名更重要的,是霍屿琛在会议室里那句掷地有声的宣告:“她的设计才华,不需要,也不容他人窃取!” 以及他随后赋予的重任,独立负责“共生之巢”方案的后续深化,直接向他汇报。

这不仅仅是机会,是信任,更是对她能力的最高认可。

沉冤得雪带来的轻松感,很快被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取代。心头的阴霾被驱散。她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可以全情投入到她热爱的设计中去。

霍屿琛的别墅里,那间书房,成了思妤临时的“作战室”。宽大的红木书桌一端,是霍屿琛处理如山文件的领地;另一端,则被思妤的图纸、模型草稿、色彩样本和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占据。

霍屿琛践行了他的承诺,支持她独立完成。他没有指手画脚,没有强行干预,甚至很少主动过问进度。但他给予了她最顶级的资源支持:开放了公司内部最前沿的生态建筑数据库权限;在她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结构工程师和环境顾问进行专业咨询;甚至在她对着某个复杂的节点构造苦思冥想时,他一个电话,就能请来业界顶尖的大师进行远程指导。

更多的时候,他是沉默的“守护者”和“观察者”。

思妤常常工作到深夜。她沉浸在“共生之巢”的世界里,细化着每一个模块的连接方式,推敲着垂直绿化墙的植物配比,完善着共享农园的动线设计。

霍屿琛有时会从文件中抬起头,目光越过电脑屏幕,落在另一端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身影上。她工作时,身上会散发出一种沉静而耀眼的光芒,那是对热爱之事全情投入时才有的光彩。她不再是那个在流言中沉默隐忍的小实习生,也不再是那个在委屈中强撑的孕妇。此刻的她,是自信的、专注的、散发着创造力的设计师,思妤。

偶尔,思妤遇到瓶颈,会无意识地咬着笔头,或者对着屏幕发呆。霍屿琛并不会立刻出声。他会等,等她主动抬起头,带着困惑或不确定的眼神看向他时,才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到她这边。

“这里?”他会用指尖点向她卡壳的地方,声音低沉。

思妤便会将自己的思路和遇到的困难说出来。

霍屿琛听完,通常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他会抛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者指出一个她可能忽略的、来自结构或环境角度的限制条件,又或者,他会提到一个类似的、成功的国际案例供她参考。他的指点精准、犀利,直指要害,往往能瞬间拨开思妤眼前的迷雾,让她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我怎么没想到!”思妤眼睛一亮,灵感瞬间迸发。

霍屿琛看着她恍然大悟后闪闪发亮的眼睛,轻轻的“嗯。”一声,便不再多说,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并肩作战、互不干扰却又在关键时刻给予关键支撑的模式,形成了一种默契和暖意。思妤不再害怕向他寻求专业意见,而霍屿琛也乐于在思维的碰撞中,看到她才华的闪光。书房里,除了键盘敲击和纸张翻动的声音,偶尔会响起思妤兴奋的讨论或霍屿琛低沉的解答,气氛宁静而和谐。

这天下午,思妤刚和结构工程师开完一个高效的视频会议,解决了模块连接的一个关键承重问题,心情愉悦。内线电话响起,是总裁办秘书:“思小姐,陆辰陆医生在楼下,想约您和霍总,还有婷婷小姐一起吃个晚饭。”

思妤有些意外。陆辰?自从那次产检偶遇后,这位霍屿琛的“损友”、风流倜傥的陆医生,似乎总能在各种场合“恰好”出现。

晚餐选在一家环境清幽、食材讲究的私房菜馆。霍屿琛和思妤到的时候,陆辰和霍婷已经到了。陆辰依旧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白衬衫领口微敞,看到他们就扬起招牌的痞帅笑容:“哟!咱们的准爸爸准妈妈来了!快坐快坐!我特意点了些营养均衡、适合孕妇的菜!”他眼神扫过思妤微微隆起的小腹,带着明显的调侃。

霍婷则立刻黏到思妤身边,叽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