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对他来说,他觉得这些镜头前的事情实在简单,他好像天生就知道怎样上镜好看,又有足够的智商,使得这种对美貌的充分自知,不至于沦为油腻和卖弄。

是的,他演技不错,在大多数作品里都可轻而易举地攫取镜头和观众注意力的中心,但陈子芝也绝非盲目自恋者,认为自己接得住所有人的戏

其实越是剧本深刻、人设复杂的角色,他反而越有信心,演技的差距,可以通过努力去弥补。反而是《长安犯》这样的商业作品,人设简单,不会有太多背景故事可供参考,甚至剧本都不会十分详尽,塑造角色全靠演员内功时,他承认,在王岫面前,他会心虚。

也不全然是因为演技,老戏骨陈子芝也合作过,对角色细节的塑造和琢磨,确实是他比不上的,但大家赛道不同,在一场戏中的作用也不一样,生末净旦丑,各有各的定位,几乎不会出现竞争。

只有王岫,和他年龄相似,容貌相当,甚至连演技的流派都类似他们都是走感觉系的,这种演法没那么实在,对天分要求很高,很难系统传承,但一旦出现在某人身上,就犹如黑夜中的灯火一样耀眼,绝不会被错认。有时候就一个镜头,一个表情,就能唤起观众的情绪,甚至不需要演员自己精准的控制,就能打动人心祖师爷赏饭吃。

这样的演技,更适合大屏幕一些,也更适合文艺片一些,文艺片“贵乎天然”,演得太实在就没那么唯美了,陈子芝一出道就主演文艺片,不是没有道理。而王岫和他一模一样,走的也是这个路数,但是

陈子芝看过他的大多数作品,当然也审判过自己的拙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自己,总是缺点居多,他觉得他觉得王岫在镜头里也没有试图表达什么,他只是在展览某种状态的自己可就是这样,也足以打动人心,就是比陈子芝更加打动人心,他就是拥有这样的禀赋。电影就是如此残忍,天分的差别被镜头客观的呈现,镜头不问来由,不问去处,它只是记录着天才的诞生,以及随之必然发生的,所有陪衬的黯然失色,所有其余他者的陨落。

陈子芝曾把许多人贬为他者,他万万不想去做王岫的陪衬。可不用顾立征强调,差距也是明摆着的,他的出道作声势固然嚣张,可陈子芝没有拿到什么有分量的奖。

固然,时也命也,能不能拿奖、拿提名,外部因素太多,不是说表演质量差距就有那么大。但有时候又往往是奖项和风评能说明太多,所有人都说他前途无量,可从来没有人认为他能和王岫比较,这大概已经对他们两人的表演下了定论。

“你说,岫帝的演技来自于哪里呢?”

这天晚上,顾立征很难得没有应酬,在家和陈子芝互相做伴,陈子芝宣称自己想看王岫的获奖作,也是他摆脱童星身份后,第一次担正主演的正式出道作。还没按下遥控器之前,他转头很困惑地问顾立征:“演这部戏的时候他还没念大学难道他从小把表演课当奶粉喝?”

王岫的家庭背景是个谜,就如同陈子芝一样,媒体、自媒体都不会拿此事炒作,这未必说明他们的家境就有多么优越,家庭能量多大,有时反映的是资本的态度,以及演员本人的当红程度。

陈子芝和王岫目前都没有接演电视剧的迹象,离那个竞争最激烈的圈子还比较远,因而也没有人暗中针对,翻炒他们的家世来达成自己那些或明或暗真真假假的目的。

会这么问,多少也有点打探的意思,但并不属于非分之举,陈子芝要和王岫合作,又如此好强,产生好奇合情合理,目前来看,顾立征没有什么理由“知道陈子芝已经知道”。

陈子芝之前的作天作地,也不算是什么有力证据,顶多算是他的平均水准。至于他和王岫的争风吃醋,那就更不稀奇了,陈子芝日均和世间万物争宠,就连顾立征夸奖一只布偶猫,他都非逼得顾总承认他比猫更可爱才行。

仗着这种“合情合理”,他便大胆越界,绕着弯子打探王岫和顾立征的过去,而顾立征的情绪也并未立刻阴沉下来,王岫固然是他心中不可触碰的白月光,但顾立征还算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