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也可以做得到位这就是表演课入门的内容了,先表达自己的情绪,等到能够随时随地顺着指示,去表现出相应的情绪了,再进行下一步,就是琢磨角色,试着想象角色在当下情境中的情绪。这门功课是编剧无法代劳的,在编剧描绘的场面中,不可能每个人的心理都照顾到,只有主角能有资格享受心理变化特写,可配角也不能空白啊,就得靠演员去补全。

如果是入行就当主演,揣摩功夫肯定是不如配角打拼出来的演员那么扎实,在这点上,陈子芝和王岫无法比,王岫很小就开始演配角了。不过当时,作为童星,角色也很简单,表演任务不重,就顺着剧本的要求去呈现简单表情即可,哪怕是在一些大的冲突场面,孩子的心理变化是不会太复杂的,也就是导演现场给点拨两句的事儿。

“我也是从主演开始,编纂这种复杂人物小传的。因为当时给的剧本特别简单,葛导信奉的也是原生态演技,有时候剧本都没有,就给你含糊不清的讲几句,叫你一遍遍在那里走,他拍到满意的素材为止。”

今晚说是来谈工作,就真的只是在谈工作,王岫说:“这种拍法,其实非常消耗演员,甚至有虐待的嫌疑,会让演员本身处于一种非常焦虑不安的状态里,这样完全发自内心的情绪,肯定胜过演员刻意去表演的情绪。不过,这种是绝户型合作,他没有什么御用演员,大多数演员拍完一部就不会再合作的,除非是气质比较合,不需要怎么磨,结果就能让他满意的那种。”

葛导是王岫第一部电影的导演,他对王岫的意义就不用提了,王岫出道即影帝,葛导绝对占八成功劳。陈子芝没想到他对葛导的评价居然如此客观,不禁说:“那你就是气质很合的那种演员喽?怎么后续也没和他再合作了?他和别人拍的片子,好像也没有这么好的成绩了。”

“或许是吧,”王岫一哂,“但我俩其实关系很差。要不是我背后的靠山,他得罪不起,他早就把我换掉了。他对我的表现其实是很不满意的。”

这就难怪了,大多数演员,对让他们得奖的导演,必然都是推崇备至,一提到就得帮着猛吹,毕竟吹导演就等于是吹自己,还能落个知恩念旧的评价,稳赚不赔。陈子芝也没想到,王岫和葛导还有这样一段龃龉,不由追问:“他不满意你?他连你都不满意他还满意谁呀!”

他倒没有讨好王岫的意思,但正因此,这夸奖就更显得真挚了,王岫的嘴角不易察觉地一翘:“他倒不是想换角,而是觉得我的表演还不够真诚不过,也就只有他一个人这样想,别人都不怎么赞成,那他可不就更生气了?”

“这么说……”

陈子芝明白王岫的言下之意,“你确实没有跟着他的节奏走,而是用你这独门绝招来糊弄他?”

“嗯。”

他们两个人,其实哪怕不亲热,只是聊闲篇,也都挺有意思的,的确算谈得来,彼此都觉得省劲儿,也能明白情绪上的点。王岫承认得很爽快,“当时我才十几岁,也是年少轻狂,拉着不走,打着倒退。那个片并不是我本人想演的,而是他们硬塞给我,说我既然想演戏,那就先试试看是不是这块料,如果能从葛导手下历练过来,他们也就不拦阻我了。”

“进组后,被这么折腾了三天,我就觉出不对来了,那会儿对演员权益的保护还没现在这么到位,超时工作是常态。你想,十几个小时,全组人围着你,就拍一个踱步的镜头,这其实可以归类为职场霸凌了这要是导演说了该怎么演,我们办不到,也就算了;导演什么也没说,演员完全不知所措,这样干拍,对演员本人的情绪是非常不利的。”

“当时也年轻,也不知道这是葛导的习惯,还当是故意针对我,那就非得和他干到底不可,这样反而下决心把戏拍完。”王岫侃侃而谈,陈子芝想象十几年前,面容犹带青涩的王岫,一脸怼天怼地的中二病模样,不由得也是暗笑。他倒相信这绝对是王岫能做出来的事,这人活在世上,可绝不是生来受气生来输的。

“那你就想,既然导演想看到最真实的你,你偏不,反而要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