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任何挣扎,他当然要去。

第80章 第80章 资本王岫

“小陈稀客啊稀客!怎么,立征终于舍得让你出来应酬了?这要是从前,除了颁奖典礼,想和你说句话都千难万难!没个项目敲门,那是别想坐下来吃饭!来来来,我给你介绍其实都是熟人,今儿哪张不是熟脸啊,正好,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旧朋友之间再认识认识!”

“张老师好哟,涂老师,刚才没见着你。”

“子芝啊,咱们是好久没见了。”

“这是头回见面吧?您的作品我倒是看过!”

“那是我的荣幸,黄老师,久仰!”

圈子里见面,多是这套,词都不带换的。大家几乎都戴着鸭舌帽,穿着也低调不显眼,一个高个子进门,必然有个主人上前,做开怀状热络地介绍这个,介绍那个。不管是什么关系,面子上绝不会接不住,总是要营造出花团锦簇、一团和气的氛围。

酒未必是有,但烟是一定有的,早几年这样的局,烟雾缭绕,坐三分钟都能把人给腌入味了。近年来随着圈子里逐渐更新换代,像王岫这样讲究多的年轻人爬上高位,老登们也略微收敛,不是玩雪茄局,就是抽电子烟。也有少见的品茶局,那是局里大多数人都刚从片场历劫归来,被烟熏成腊肉了,不是咽喉炎,就是陈年咳嗽又犯了,受不得刺激,也不愿再强行提神,真正只是老朋友坐下来聊聊天。

这样的场子,多跑几次,有时候哪怕没提示,一进门也能品出这局的味道来。陈子芝跟着“张老师”也是圈中知名投资人在场子里绕了一圈,最后落座到王岫边上,先把他仔细看了一眼:面无春色,没喝酒,那看来是今天稍晚起飞过来,落地后休整了一下,直接来加入酒局后的品茶。

或者在过来之前,又去了另一个局也未必。像是他们这样的身份,偶尔到外地来,局是接连不断的,推不掉的都有十来个,今晚王岫这里结束了,还要不要去别处赶场都不好说。

也是他有投资人的身份,和这些大佬已经是平起平坐,或者说,在座的这些圈内人,在王岫面前已经没资格再说大佬了:说演员,他有影帝傍身,演技是公认的强,票房奖项都没有短板;说投资人,《长安犯》王岫是实权制作人,管事儿的那种;说导演,他也有出彩的文艺片,送去国外参展,提名也拿了不少。这样导、演、制三修的大拿,要说比不上谁,那是和博鹏老板比,要说和圈里这些导演、演员比,那总有比他们强的地方。

和商业片圈子里的人比,那王岫可以比奖项,今晚这是文艺片的局,那就是比资本和靠山了。这帮拍文艺片的大师导演,别看作品牛气哄哄的,好像看不懂完全是观众的问题,其实私下为人都很亲切,反而没架子他们太需要钱了,拍文艺片,票房上难以回本,几乎就是往水里扔钱,只能指望海外版权营收。

但和商业片比,这始终都是高风险低回报的投资领域,文艺片的导演永远需要处理的就是预算有限的问题,从没打过富裕仗。他们对于能带钱来的同行都相当的客气,也理所当然会把王岫给捧起来。

不过,文艺圈子里的人,再怎么样也披了一层皇帝的新衣,有点儿矜持要顾,不像是Adam李那样直接过露,热情欢迎陈子芝之后,并没继续围绕他和王岫开展话题,把他们捧到云霄去。张老师给陈子芝倒了茶水,又让了雪茄(陈子芝摆手婉拒说自己不抽烟,张老师倒有些诧异,笑着看了王岫一眼),话题也就继续回到刚杀青的一部文艺片上去了据说拍得稀烂,资方看了一些素材,感觉都没法用,甚至不信任导演去做剪辑。这不就是,委托张老师出面,召集了一帮老熟人,看看能不能挽救一下。

这种局,不需要围着陈子芝怎么样,和胡同局一样,他人去了就说明很多了。第一次参加,老实坐在王岫身边打酱油是最好的。他手里端着茶杯,做聆听状,过了一会,举杯碰了一下唇就放下来了,其实根本没喝也没在听,心思倒有一多半都在身边那位上。

“讨厌之人”今天穿得也简单低调,他爱穿廓形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