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4)

待到出了山门后,崔简自是与她一起坐马车,王珂在外头骑马。她也不过问小家伙他家阿爷的行踪,而是陪着他吃了几块点心,又听他认认真真地背《诗经》。她不知道寻常人家的孩子几岁开始读《诗》,但既然崔渊教了,小家伙也学得很认真,自然只有赞许的。何况,小家伙能一口气背出十几首诗也不容易。

而马车外,王珂听着里头琅琅的背书声,抬了抬眉。不愧是崔渊崔子竟之子,六岁的年纪,竟然《千字文》、《急救篇》、《诗》都背得如此流畅,且还能解读一二。正式启蒙之后,《诗》不必说,或许便能开始读《书》(《尚书》)、《礼》(《礼记》)、《春秋》了。说起来,往后他入仕,怕是不得空教授大郎与二郎,或许某人无事,也可替他教上一教?或者随着崔家的先生读书?光是请先生,王家也能在族内寻着不错的。只是,这样的同窗却实在难得了些。

不多时,马车便回到了宣平坊王宅。王珂、王玫带着崔简一同去了正院内堂,给父母亲问安。因算是正式还俗归家,王玫又行了稽首大礼,这才依偎在李氏身畔坐下了。李氏轻轻地拍着她的手,笑道:“阿娘可算是将你盼回来了。自从你说要出家,我便担心你不愿再还俗。如今又见你装扮起来,真不知有多高兴。”

王玫揽着她的手臂,低声道:“让阿娘阿爷担心了,是儿的不是。”她曾许多次向父母兄嫂保证,出家也从不曾受过什么委屈。然而,在家人看来,出家本身便是受了委屈,只是顺着她的意思,将担忧与牵挂都藏在心里而已。

女冠的身份,于她而言,称得上是一种自由,于父母而言,却意味着护不住女儿的辛酸罢。或许,她想通过当女冠来保护家人确实是那时那刻所能寻到的一条最好的出路。但父母却宁可不让她走那样一条路。因此,如今她还俗了,又将再婚,他们才如此高兴――只因她又一次回到了他们所认为的人生坦途上。

王奇见妻女拥在一起说话,突然觉得自己与儿子在内堂中有些多余。他清咳两声,多看了崔简几眼,便满意地抚着长须,和王珂、王?P一同去了外院。留下王?G欢欢喜喜地和崔简凑在了一处。

“阿实今日真是来得巧了。我安排了一场家宴,算是庆贺你归家,正好都一起乐一乐。”李氏慈祥地道,越看崔简越是喜欢,招手让他和王?G都过来,抱在怀里揉了又揉。

崔氏接道:“说是家宴,我也邀了十七娘。她遣人回信说,还要带一个与你也相熟的小娘子过来。”她怀孕已经将近五个月,腹部渐渐隆了起来,也不适合跽坐,平时便顾不得礼节了,垂足坐在了月牙凳上。

王玫想到了卢十一娘,微微笑了笑:“还是阿嫂想得周到。我与十七娘、卢十一娘性情相合,确实应当多来往才是。”她如今有了温暖相护的亲人,又有了亲密相爱的情郎,若再能得一二闺中密友,人生便算是圆满了。只不过,性情相合离挚友还差得很远。而且,卢十一娘的身份也实在有些敏感。她们也尚未亲近到能告知崔渊之事的程度,真不知她们得知她与崔渊定亲后,又会作何反应。

“卢十一娘?”崔简听见熟悉的名字,回过首来,“小姨母也会过来么?”

“没错。阿实想必也有些天不曾见她了罢,待会儿好好陪她顽一顽。”王玫笑着答道。

“好!”崔简点头,拉着王?G奔出了内堂。两人同一群部曲家的孩童顽起了捉迷藏。因天气寒冷,晗娘、?S娘并没有随过去,而是乖巧地坐在崔氏身边,听着长辈们叙话。

作者有话要说:

唐初的时候,官学一般学九经:《诗经》《周易》《礼记》《尚书》《春秋》《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不过,进士考试那时候不考贴经墨义,考策论和读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两门。所以,小家伙们要读的书很多很多,考的内容也非常广泛。

☆、第八十一章 闺中之客

“小姨母?”见小家伙们出去了,李氏才流露出惊讶之色,“原来那卢十一娘竟是阿实的嫡亲姨母?与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