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见她,便异常兴奋地从长榻上下来了,连声道:“玫娘!玫娘!听闻今日十三娘带了位崔小郎君过来,送了你一幅画?”
“阿爷怎么知道?”王玫有些惊讶地笑了起来,吩咐丹娘将那个木盒取过来,“这幅画是阿实――崔小郎君的阿爷所作,我今日一直忙着,竟忘了看。阿爷、阿兄不妨点评一番,也好教我能欣赏欣赏这幅画的一二绝妙之处。”
王奇摸着胡子,呵呵笑道:“若是点评了,这幅画便送给阿爷收藏如何?真是料想不到,与你有缘的那位崔小郎君,竟然是崔四郎之子!崔四郎的画,可是有两三年不曾见过了!这应该是新作罢!”
“崔四郎?”王玫呆了呆,眨了眨眼睛,觉得自己似乎好像听错了什么。她抿了抿嘴唇,决定再确认一遍:“崔子竟崔四郎?崔尚书家的那一位?”
“不然长安城里还有哪个敢称崔四郎?”王珂微微一笑,瞥了妹妹一眼,“你不是曾在大兴善寺见过他么?就不觉得他看着很是面熟?崔家堂兄弟几个,除了崔澄之外,长得都颇为相像,不可能认错罢。”
“崔子竟是崔子由的堂兄弟?”王玫的表情有些发僵:见过一面或是见过几面,有什么区别么?至今为止,她都没能见着崔郎君的脸呢!谁知道那堆胡须底下到底是什么长相?
“上回赴真定长公主的芙蓉宴,你不是已经知道了么?”李氏奇道。
“……原来是他……”王玫喃喃道,终于接受了事实。崔子竟崔四郎的传说,她实在听得太多了。一直以为他是一位颇带几分忧郁、不理世俗凡情的贵公子。如今,脑海里的贵公子形象瞬间碎裂了,连灰渣渣都飞得半点不剩――取而代之的,是那位满面胡须的糙大汉。很能吃,很能发呆出神,同时也很聪敏,丝毫不难接近。
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传闻和真相之间的距离,真是异乎寻常的远啊……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的吃食部分参考了《唐朝定居指南》,推荐大家去看,和《唐朝穿越指南》一个作者,很不错的唐朝科普~
☆、第四十九章 崔家四郎
千古雄关,山川汇聚,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峰峦叠起,积起的新雪掩不住镌刻在一石一木上的肃杀之气;水流奔腾,咆哮千里,飞溅的水花盖不住百川入海的义无反顾;关城一角,毅然屹立,一砖一瓦藏不住凝聚千年的风霜残血。一张画而已,却仿佛绘尽了人皆可见或是人皆不见的潼关景象。
王玫立在挂起的画轴前,静静地凝视着,久久不曾挪开视线。
她确实不懂得欣赏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精妙之处。然而,这幅画或笔墨浓重,或寥寥勾勒,或留白带过,线条如行云流水,却让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山河之美。尤其画中仿佛能喷涌而出的俾睨气概,更令人不由得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