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细细一看,脸色微变,恼道:“鸿胪寺卿崔家真是好大的颜面,居然攀上了馆陶长公主。”鸿胪寺卿崔家的萧夫人一向喜欢带着家中一群小娘子出门,明面上是为了增长她们的见识,实际则是给旁人相看,用她们给崔家结下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以便于日后守望相助。当初崔渊续弦之事传开时,这群小娘子便出现过。李十三娘见过她们几次,便看着面熟。王玫却是去他们家探望过王十七娘,也常听她说起这些表姊妹,已经认得她们了。幸而里头没有王十七娘,不然,太原王氏的面子便活生生教他们家丢在地上踩了。
“馆陶长公主毕竟年纪小,恐怕也是受了鼓动罢……”李十三娘一叹,不再多言。
高祖共有十九女,后头生的几位长公主,年纪与晋阳公主、衡山公主相差仿佛。圣人待这些年幼的妹妹也如同亲女一般。丹阳长公主排行十五,如今不到双十年岁;临海长公主排行十六,约莫二八年纪;馆陶长公主排行十七,大约也不过十三四岁而已。至于排行十八的千金公主、排行十九的常乐公主都未及十二岁,尚未出降。
想到这些,王玫的气恼也稍稍平息了些,淡淡道:“恐怕萧夫人确实是欺瞒了馆陶长公主。这几位小娘子的性情,旁人不知,我却是很清楚。她们恐怕也担不起贵主的举荐。”说罢,她便索性只去看新来的裴氏小娘子与杨氏小娘子了。正待细细观察,她冷不防又发现一位不速之客:“阿嫂,那不是……祁县王氏那位小娘子?她怎么也来了?”这位王氏来了,同安大长公主还会远么?一定是听闻这场饮宴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举荐晋王妃,这才急匆匆赶过来破坏的罢!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举荐事定
丹阳长公主府正接二连三迎来不速之客的时候,两匹马徐徐通过道政坊的西坊门,踢踢踏踏地来到某家食肆前。一个伙计匆匆迎了上来,随手牵住一匹马的缰绳,抬首一瞧,不由得愣了愣。却见通体乌黑的高大骏马上,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郎君。因日头炽烈的缘故,他小脸晒得通红,额头上汗如雨下,一身上好的圆领袍也都洇湿了。饶是如此,他也依然是满脸兴奋之色,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仍然没有骑过瘾一般。
伙计想了想,伸手道:“小郎君只管跳下来……”
“让他自行下马。”旁边传来的声音立即打断了他的话。一位戴着垂脚幞头、身着浅青色圆领袍的年轻郎君利落地翻身下马,似笑非笑地弯起嘴唇。闻言,骑大马的小郎君嘿嘿笑了,弯下圆滚滚的身子,试图从马上跳下来。他的胆子确实很大,脚卡在马镫上就敢往下蹦,伙计看得胆战心惊,那年轻郎君实在无奈,只能将他拎了下来。
“姑父,我再试一次,一定能跳下来。”小家伙眨巴着眼睛,还想接着往马上爬。
“你是舍不得下马罢?知道什么叫‘量力而为’么?”年轻郎君揉乱了他的头发,笑了笑,“这样罢,若是你骑术练好了,我便送你一匹好马,怎么样?”
“一言为定!”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将小手伸过去,与他击掌为誓。
伙计将两匹马都牵去了一旁的马厩里喂豆料。那一大一小走进食肆之后,便觉得一阵凉风扑面而来,脸上都不由得齐齐松了松。“要个向北的雅间,上些冰镇的乌梅饮。再上些点心鲜果、熏蒸鹅肉、鱼??、炙羊腿、槐叶冷淘。”
顺口便点了这家食肆最出名的吃食,这两位客人接着随在伙计身后上了楼。正经过某个雅间前时,门忽然打开了,一名颇为眼熟的侍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使了个眼色:“这不是崔郎君么?真是太巧了。某家主人正差某去寻几位朋友来饮酒呢,不想出来便遇着人了。”
“确实很巧。”崔渊有些意外,便对伙计道,“遇上了故友,将我先前点的吃食浆水都送到这里来便是。”说罢,他带着王?G走入雅间内。里头果然坐着一位再熟悉不过的旧识故友,独自坐在窗前的晋王李治含笑看过来:“果然没有听岔,确实是子竟来了。咦,这孩子是?”
“这是内侄,近来在我家与阿实、五郎一起进学读书。今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