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芙:“……”
不至于,真不至于。
可在看清龙案上的奏折后,徽元帝脸上的笑渐渐隐了下去。
陆老将军年迈,本就旧伤缠身,如今又添新伤,太医委婉的说他要再不好好调养身子,怕是有损寿数。
但他仍有一腔热血,折子里都还在说:陛下,我还能打!
徽元帝这次没有允他。
想了想,徽元帝拟旨,另派了另外两名年富力壮的将士去接替他,他已然年老了,是该接回京好好诊治,与家人团聚,颐养天年。
被压在奏折下面的,是焉耆昆弥送过来的一封密信。
他近些年来缠绵病榻,如今更是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已拟好传位于四王子晦的诏书,但仍恳求徽元帝,希望能在临死前再见自己小儿子一面。
他的小儿子,就是凌扈。
焉耆昆弥子嗣不丰,活到成年的孩子没几个,传言说七王子扈是他最为宠爱的幼子,也是他亲自教养长大的儿子。
可三年前焉耆战败,他却选择将这个最受宠爱的小儿子送往昭国为质,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当时横山帝一度很得意,认为他知情识趣,为此还免了他的一部分割地赔款。
人老了之后,往往会对死亡的恐惧日益放大,开始怀念起从前的日子。
密信中,他言辞恳求,一求再求。
但问题是凌扈不见了,到现在都还未找着人。
质子是不是囚犯,更多取决于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质子这个身份。
不过就算关系紧张,毕竟还是外交护照,好吃好喝还是应该有的待遇水平。
徽元帝支着一条腿靠在软榻上,腰部以下随意搭了条薄薄的湖州绸毯,右手不断捻动蜜蜡珠子,神情辨不出喜怒。
窗外的晚霞烧的正艳,是非常糜丽的紫红色,表面浮动着一层绵延的纹路,如云似锦。
凌扈既然是从京城到粵城这条路失踪的,那就从京城一一排查过去。
难道一个活生生的人还能消失不成?
“传口谕。”徽元帝手上动作终于停了,“从京城全面展开搜查,务必要找到凌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御林军统领朗声应是,领旨退下。
第140章 突发意外
离边关数百里的一座小城,名为宴阳,城门处特地搭了个草棚,以便为过往的客人遮阳歇脚。
不大的草棚里挤挤挨挨坐满了人,都是听说陆老将军的车驾会从这里路过回京,特地赶来送一程的。
每一个百姓都忍不住探出脑袋往城门外望,洋溢着激动快活的气息。
他们与敌国多年矛盾,这次陆大将军不仅把敌国打的哭爹喊娘,还把被他们抢去多年的城池又给抢回去了!
这简直让他们扬眉吐气,走路都带风!
一时间,陆老将军成了边关百姓口中的武曲星君下凡,还有年轻的谢小将军也是狄青转世。
肯定是因为横山帝已死,当今陛下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明君,所以他们才特地下凡来辅佐明君,帮助大昭繁荣昌盛,留史千年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总之就是陛下很英明,谢小将军也很神武!
有人止不住的摇折扇,喜上眉梢,“听闻陆老将军和谢小将军大胜敌军,我们边关如今有这样的太平日子,可都是这两位带来的。”
“还谢小将军呢。”他的友人摇摇头,感叹道:“此战大捷,陆老将军又高龄荣休,恐怕谢小将军的封赏下来品级又要上个几阶,要叫谢大将军了。”
那人不住的点头,“是也,是也。”
这时,不知道谁高喊了一嗓子:“陆老将军!我看到陆老将军了!”
此话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也顾不得聊天了,纷纷起身,吵吵嚷嚷的探头探脑。
“哪儿?哪儿呢?”
“前面的不要爬!后面的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