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是冒牌货,路上早就跑了,否则回京给人拆穿了岂不是死路一条?

船过天津,水路渐渐难行,岸上便多了几行纤夫。听着那熟悉的船工号子,想到自己不在的这几年,父母也好,妻儿也好,不知道有多惦记,顾铭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这时候,背后的郑海忍不住开口问道:“侯爷既然促使各国派使臣入贡,再现太祖年间万国来朝那般景象,如今大事已成风光回京,又可和家人团聚,怎还叹气?”

“近乡情怯,所以自然心中有些伤感。”

郑海闻言也就略过了这个话题,突然又问道:“说起来侯爷和各国使臣一块到广州,缘何这一路却不和他们同船?”

“郑将军没发现他们看我的眼神里头就都是防范和警惕么?”

见郑海那若有所思的表情,顾铭不禁哂然一笑。当初他鼓动吕宋王进贡的时候,身份是来吕宋做生意的苏禄东王心腹,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齐朝的威宁侯,如此一来,此次的使臣们对他的猜疑防范是决计少不了的。他对此并不在乎,再者,只要这些人看看中原的富饶强大,自然而然就能有一个强弱权衡,今后慑服这些小国也就更容易,而且,他的行装之中,更有关于西洋南洋诸国的众多地图!

船到通州张家湾码头,早有事先得报的礼部尚书罗淮恩带着一大批人等在了这里。若仅仅是各国使臣,身为尚书的罗淮恩自然不至于亲自相迎,但船上还有个失踪数年的威宁侯顾铭,那就不一样了。若非威宁侯夫人坚持要等,只怕天子早已派礼部治丧,如今人又奇迹般地回了来,甚至还带着各国使臣,这种转折实在是太出乎人意料。站在最前列的他死死盯着船上下来的人,当看到那个左袖空垂的男子从船上下来时,他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

尽管形容消瘦,尽管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但那形貌体征,分明就是威宁侯顾铭本人!

只是呆滞片刻,他便立时带着众人迎了上去,到了顾铭面前便拱手行礼道:“三年不闻音讯,朝中上下皆是挂念侯爷,却没想到侯爷不但平安归来,而且还带来了这么多番邦使臣!怪不得皇上闻讯便说,顾氏一族忠烈英杰辈出,就知道侯爷必然不至于有事!”

“蒙皇上惦记,实在是惶恐。”顾铭点了点头,见接下来各条船上,那些肤色发色形貌各不相同的使臣也都陆陆续续下来了,见他和罗淮恩说话,不少人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表情,他扫了一眼他们便继续说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罗大人了,我可否立时回京?”

“那是自然!”满口答应的罗淮恩立时叫来几个随从的天策卫军士,眼见他们牵了马来,少了一臂的顾铭一如从前那般干净利落地跃上马背,继而一抖缰绳疾驰了出去,他盯着那背影看了好一会儿,最后才轻叹了一声,“到底是将门虎子,皇上没看错人!”

久违的京城,久违的皇宫,当顾铭见东安门前的守卫直接放开了拒马,由得他直到东华门前方才下马的时候,饶是本就心潮澎湃的他,此时此刻也更觉心情激荡。在东华门前迎候的不是别人,而是乾清宫管事牌子路宽。这位天子面前的第一近侍深深躬了躬身,随即仿佛没看见顾铭那只空空荡荡的袖子,笑容可掬地说道:“侯爷安好!皇上在文华殿宣见!”

当顾铭在文华殿中见过皇帝陈善昭后出宫,已经是午后时分了。各国内务形势人事,以及此次进贡的使臣等等,他只奏报了小半个时辰,更多的时间,陈善昭都在询问他劫后余生的经过。此次抵达张家湾码头后,他一路疾驰回京,继而又连着面圣,早已是身心俱疲。然而,皇帝既然体贴地没有留着他赐宴,他自然明白这是让自己尽快回去见家人,当即马不停蹄地出宫回家。当身下坐骑拐入那条熟悉的胡同时,他只觉得嗓子又干又涩,黏糊糊的手心甚至一度握不住缰绳。到了府前,眼见得中门大开,他顾不上考虑其他,径直拨马直驰而入,随即就看到了仪门前头站着一对男女。

“大哥……大嫂!”

“你还知道回来!”嘉兴大长公主本能地嘟囔了一句,可看见顾铭那空空荡荡的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