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早就得罪了知府大人,难不成还以为能好好做这个官不成,俗话叫虱子多了不咬人,多得罪那么一两个有什么打紧的,这官老爷要做便做,不做大不了咱们还回乡种地去,老爷的学识还能当个教书先生,岂不是比做这个官还舒服。”
大老爷闻言一愣,忽然哈哈大笑道:“夫人说的是,总归也已经这样了。”说罢起身,“宜早不宜迟,那我这就写折子递上去。”
说罢大老爷快步走进正屋一旁的小隔间,这里平时都是给周氏写字用的,大老爷另外有书房。
周氏也跟着走了进去,挽起袖子给大老爷缓缓磨起墨来,大老爷皱眉沉思了片刻,提笔沾墨,不消片刻,洋洋洒洒的一张奏折便写完了。
大老爷又检查了两遍,道:“这便成了,等盖上印章装裱好,便送去京城。”
周氏也拿过来瞧了一眼,不过她不大懂这些,也只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小毛病罢了。
“那老爷,咱们州里可要做些什么?”
大老爷闻言眉又蹙了起来,沉吟了片刻道:“幸好时下田里已经快要收获了,传令下去今年提早收吧,减产总比无产强,在叫人翻土晒卵,说不定还能抑制一些蝗灾。”
周氏点点头:“只怕有些人不会听老爷的。”
“那些有经验的老人该是能看出一些,要是不听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也真是说不准的事情。”
大老爷的折子叫驿站的人送了加急快报,却没想到,送到京里只用了四天不到,可到了皇上手里的时候已经是十日之后了。
而此时,兰明府的蝗灾已经闹起来了。
浙西州大老爷辖下,因着早前大老爷专门派人去各个县里通报,因此抢收了不少的粮食,虽然比不上往年那么多,但蝗灾一起,众人却都十分庆幸。
浙西州虽然受灾较轻,粮食减产却也是受了不小的影响,而且这之后陆陆续续有临近的灾民流向浙西州。
京城里,金銮殿上,皇帝一手将两张折子狠狠甩向大殿地上,怒道:“浙西州知州上的预报灾情折子,来了这么多日你们才呈上来,”说着怒急而笑,“呵,竟然还是跟兰明府上报蝗灾灾情统计的折子一起递上来的,你们可真是有能耐,延误这些时间多死的那些百姓,拿你们去偿命吗?!”
“皇上息怒。”众臣纷纷跪下请罪。
皇帝伸手抓起御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没想到刚才说话太久,茶已经有些凉了,气的他狠狠将茶杯墩在桌子上,吓得他身边的小太监一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