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能否躲得过还是未知。今日坐在这里的都是一家人,我和老太爷活这么大岁数也够本了,可你们都还年轻,沈家的荣辱也不及你们的性命,为今之计,只有保全了你们才是要紧事。”
沈淇眼眉低垂,不自觉已眼眶泛红,她最听不得老太太说这种话了,母亲去的早,她和沈赫都是在老太爷和老太太身边长大的,看着他们这么大年纪,还要经受如此动乱,沈淇心中涩涩的异常难受。
几位姨娘和庶妹眼中都满是惊讶,没想到老太太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近日沈府不断有官员出入,她们也能察觉出些许不同,但没想到会像老太太说的这般严重,竟会有生命危险,按老太太的意思,这不就相当于逃亡吗?
她们一向在沈府养尊处优惯了,哪能想到会有这么一日。
老太太望着沈严松的几位妾室和庶女,目光也不似之前那般凌厉,语气也缓和了许多,“昔日,为了府里后宅的安宁,我对你们也多少有过苛责,但也正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往后的日子,你们要齐心协力,照顾好彼此,万不可再生了嫌隙,这外人,总没人一家人来的亲。”
秦姨娘和华姨娘面面相觑,老太太何曾对她们这样和颜悦色的说过话,还说大家都是一家人,心下也不禁有几分动容。
“父亲、母亲,眼看天就要黑了,儿子先送你们离开吧。”太阳已隐入山尖,天色慢慢暗沉,沈严松便开口提议。
没想到老太爷和老太太相视一眼,均是摇了摇头,“你们快离开吧,这个家,总要有人守着。”
“什么?不!这是儿子犯的错,理应儿子承担。”
老太太慈眉善目,她一生有两儿一女,个个孝顺至极,孩子们是她最大的骄傲,“谁也没有错,谁也不应该去承担什么,所以不要自责。儿子,记住了,错不在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沈家注定会有这么一日,只是,若能早点想明白,何苦至如此地步。”
五十年前,沈家先祖跟随大秦朝开国皇帝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沈家也一跃成为大秦朝第一世家,后来论功行赏时,当时仅是弱冠之年的沈家老太爷被封为当朝太傅,从此沈家弃武从文。
那时候的沈正英太过年轻,骄傲自负,又娶了当时全郢都城富家子弟的追逐对象苏家大小姐,沈正英的父亲去世的早,于是他更无人管束,年少成名且身居高位,沈府的门楣很少有人能攀附的起,一切的隐患,便是那时埋下的。
沈正英和苏玉梅二人均不过是二十左右的年岁,年轻自负,不知收敛,根本不懂为官之道,又没有长辈管束,锋芒毕露,犹不自知。即使后来渐渐明白过来,但已晚矣,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允许臣子的权力过大,慕容烈登基时年岁尚小,一切都要倚仗沈家和姬家,那时,就算沈家想避风头也是不行的,无奈之下又被推向风口浪尖,朝中官员依附沈家者越来越多,想挡也挡不掉。
当慕容烈逐渐将皇权收拢,便无时无刻不想除了沈家,如今细细想来,到底是谁的错,沈家并无谋逆之心,只是风头太盛,但那也只是因年少不经事,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而姬家则不同,他们几代的目的均是要复辟景顼,所以从不出风头,懂得收敛,行事低调,所以结局也应是如此,只会是如此。
“说到底,终是我们的过错,倒让子孙辈来承受。”老太爷不禁想起了年少时所犯的错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若非要让一个人来承担,那也应该是他。
“不,是儿子的错,是儿子没有保护好沈家,辜负了父亲母亲的期望。”
“罢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就是想告诉你,这个家是我们的全部,我们是不会走的,勿要再劝。”
从决定让沈府中人离开之时,沈正英和苏玉梅二人便已做好了打算,小辈们可以离开,但他们绝不能走,这是沈府最后的尊严了。
“父亲、母亲……”沈严松起身跪在二人面前,声音几度哽咽。
沈赫和沈淇等人也跪在沈严松的身后,便听沈严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