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我是疼醒的,窗子忘记关,院子里种了大片的竹。凉风吹到脸上都是竹叶香,那孩子离开了。”
“十几年了,再不敢碰竹叶香。我疼得要死掉了,我以为我就要死了,实则死的只有不成型的孩子。那时候我才16岁,便是你刚来周宅的年纪。”
阮萝听她哀愁的声音觉得心都跟着揪起来,如今彻底明白周之南那句把林晚秋当母亲她再开心不过是甚么意思。
林晚秋父母当初没出手救济冯家,其实林家也不过是将将支撑。夫妻俩不接受冯沐泽,觉得他是始作俑者,糟蹋了他们的女儿,造成了恶果。林晚秋每每听他们夫妻俩在书房压着声音为她婚姻大事争吵,末了便演变成一起骂冯沐泽,她笑。她从未后悔过,这后果也不怕承担,唯一的不圆满便是她没一同丧命。
新与旧的交替中,她也是牺牲者。
冯沐泽寄到林家的每一封信,都被晚秋母亲烧的干干净净,半个角都没落到她手里。她原以为她漫长的余下人生,都要如此煎熬的过,直到父母去世。
“我母亲挺着最后一口气,给了我一个匣子。里面满满当当的信件。我才知道,沐泽每三个月一封,十三年未曾间断。我怨怪了他们俩十三年,人好不容易去了,还要让我心里好生哽咽。她管不了了,准我去找沐泽。可林家家业仍在,死死求我,又教我且要守住。”
林晚秋不懂新经济,只能一切照旧的挺着,掌家一年,也亏损了许多。冯沐泽寄的最新的信终于落到她手中,因她从未回过信,或许冯沐泽都不知道她是否收到。那个痴人就傻傻地写,讲他如今在港大教书,最近发生了什么新事情,信末便是盼望回信。
近些年上海这边结婚年龄参差不齐,早的仍旧十几岁,晚的也有三十好几。她不知怎的就料想他已经结婚,说不定孩子都有了。这般想着,信放在那缺没再回。
一年后便是遇上刚回国的周之南,他主动上门拜访。周之南小她两岁,时年二十八,也是应该娶妻的年纪。且他不觉得林晚秋是上海名媛中的笑话,甚至体谅她独自支撑家族的不易。
“我心里只有沐泽,但之南答应我,会帮我振兴林家家业。我寻思着,那些微薄家产在我手里也不够几年败的,就有了些意向。我又同之南说,我不爱你,我有心上人。之南提议那便只合作,他想掌控上海经济,林家是在上海又有些年代的世家,且我做他妻子更有助于他在上海滩的交际如鱼得水。”
当年周之南刚回国,说媒的几乎踏破了周宅的门槛。只林晚秋当着他的面一无所动,只愿同他做表面夫妻,真真稀奇。
回忆是洗茶水,苦而糙。许是太多太多年头过去,林晚秋竟半滴泪水没落。阮萝只觉得一缕似有似无的愁思萦绕在她们俩之间,迟迟不会散去。
她画板上的颜料已经干的彻底,林晚秋开口刚要继续讲,门口传来汽车停下的声音。仆人上前开门,阮萝同林晚秋站起身望过去,是周之南带着个书卷气息浓郁的男人进门。
同时,林晚秋手臂搭着的披肩落了地。
是秋风送情意来了。
11.老坛子
旧情人相见,那场面凉而微涩。林晚秋对待每一场社交都是从容应对,如今成了哑巴。周之南引着人进了客厅,四个人站着却是都没坐下的意思。梅姨已经把茶沏好送上来,周围一阵阵茶香萦绕。
终是冯沐泽先开了口,“晚秋,许久不见。”
照阮萝觉得,冯沐泽声音同他长相般配,斯斯文文的样子,只可惜他不戴金丝边框的眼镜,那样才是满分儒雅。她原以为学者都是头顶秃秃,戴厚厚的镜片,冯沐泽却不是。那张脸也是秀气的很,不似周之南一张脸如刀刻画,五官较别人立体确是更好看,可看起来让人觉得冷淡疏离,少了分温和。
她暗暗感叹,林晚秋真真惊她不轻,十六岁胆敢未婚先孕,且爱慕十几年的心上人又是长情温柔之人,真好。她忍不住少女怀春,这般的男人,是值得爱的。至于周之南么……
林晚秋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