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住的地热闹繁华,国朝又重视文人,在文风盛行?之地,想要读书,绝非难事。
朝廷常有扶持,民间亦有捐助,许多大儒不吝惜借书,而且书院学?堂名下大多有学?田,供学?子读书,若是家中贫寒,甚至能免去?束脩,用望族所捐的笔墨。
但这些就和陈括苍无?关了。
他如今家境尚算殷实,再怎么说?也住在州桥附近一整座的宅子里。纵然朝廷对?学?堂诸多贴补,但王婆婆绝不会在此事上钻空子,让陈括苍去?占贫寒学?子的便宜。
所以,束脩还是得准备的。
头一回入学?堂,仪式要大于实际,进学?堂可?还有开笔礼,所以得依循古礼准备束脩六礼,待到后面,便是正常交脩金,每季的仲月十五日递上。
毕竟,他上的是好私塾,不比巷子里一些读书人自己收几个邻里的童子教习识字,只要每日四五文那么便宜,想用腊肉抵脩金,倒不如归家去?,到乡里看看有没有村塾。
许是此事重大,寓意新的开端,平日就喜欢板着?脸的陈括苍看起来更严肃了。
小小年?纪,顶着?七八岁的脸,一副生人勿近的气势。
若是寻常成年?人见了,怕也要唬一跳。
但对?陈元娘是全然无?效的,她可?是姐姐,自古以来,就没有姐姐怕弟弟的道理,别说?他现在人小个矮,就算长成九尺大汉,元娘也是敢叉腰教训的。
不过,这样好的大日子,她不至于无?缘无?故欺负弟弟。
她甚至还起了个大早,寸步不离跟在阿奶身后看要准备什么,平时最聒噪的人,半句话不敢乱说?,生怕不吉利。
陈括苍则是一直坐在窗前读书,稚嫩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兴奋或紧张,很是沉得住气。
很快,王婆婆就做好了早食,都?是些清淡的素食,用的也都?是芝麻油,不沾半点?荤腥。凡是遇上大日子,王婆婆从来不让家里人在早上沾荤腥,像除夕和元旦,乃至初一、十五都?是如此,说?是可?以祈福。
简单用过早食后,王婆婆盯着?陈括苍正了正衣冠,不论怎么瞧都?寻不出错处,是个顶顶俊秀清正的小孩了。
接着?是再看一遍束脩六礼备得如何,亲手交给将要去?学?堂的童儿,这活被?她安排给了元娘。
元娘难得面容严肃,没有嬉笑?的神色,将东西一样一样的递给陈括苍。这事是家人对?其的期盼,到了学?堂,还有一遭。
先是十条腊肉,都?是王婆婆精挑细选的,肥瘦相间,晒得很是漂亮,每条腊肉都?用油纸包住。
“尊师重道!”
陈括苍接过,神情整肃,“谨记!”
然后是芹菜。
“盼君勤勉。”
“谨记!”
莲子。
“盼君苦心研学?。”
“谨记。”
……
待到最后一声谨记落下,竹篮内满满当当,腊肉、芹菜、桂圆、莲子、红豆、红枣,束脩六礼,已然备齐。
接下来,就不是家人所能代劳的了。
进学?苦读,走上科举青云路,得靠他自己才行?。
王婆婆替他拿起束脩六礼,陈括苍自己提着?近有他四分?之一大的书箱,里头放着?笔墨纸砚,还有几本书,跟一小袋点?心。虽说?今日是头一遭正式进学?堂,到了以后光是开笔礼就要费去?许多时辰,可?开笔礼完了也不能直接回来,得和其他小童一起待在学?堂,到了下学?的时辰才能走。
学?堂会管午食,但大抵好不到哪去?,王婆婆都?打听过了,顶饱的点?心必须得带上,否则便得饿着?肚子上学?。
虽说?在乡下的时候,自己和弟弟每日都?会分?开,一个去?采野菜菌子,一个去?捡木枝,并不会时时刻刻待在一块,可?现下送着?弟弟出门,元娘心里竟然萌生出不舍,心被?揪成了几块,平白无?故烦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