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一听擂茶两个字,她鼻边仿佛就缠绕着坚果伴着后调有微苦茶味的醇香。

可今日阮于氏送来的擂茶香味显然不同,有点焦焦的脆,还有点甜香,并且坚果香更浓郁了。

没让元娘等太久,王婆婆大手一掀,露出篮子里的真面目,一个大茶壶,壶嘴还冒着气,想来是一煎好就放进篮子里,而且阮于氏顾忌新邻居刚搬进来,许多物件应该还没置办齐,特地放了几个白瓷碗和勺。

院子里没个落脚的地,直接在地上分茶太不像样,王婆婆干脆拎着篮子走到堂屋,正中摆着的一张桌子还算干净。

王婆婆把碗分好,边将擂茶从壶里倒出来边道:“院子里空落落的像什么样子,得闲了我得去买套石桌椅回来,夏日晚间也能坐院里吹凉风消暑。”

元娘则很乖顺的把勺子挨个放进碗里,然后抬头甜甜一笑,“阿奶,要不再添个秋千架吧,我看这院子大得很,加了石桌也还是显空。”

王婆婆已经拿起勺子喝了第一口,点头称赞,“好手艺!”

接着,她顺势瞥了眼元娘,“添就添吧,横竖如今庭院和屋里都空荡荡的,有什么中意的早些说出来。只有一个……”

王婆婆说着,语气顿时严厉,“不许今日说喜欢这个,过几日又闹着要换那个,好的坏的都是你自己选的,记住了没有?”

陈元娘立刻小鸡啄米般点头,恨不能指天立誓,担保自己定然不会三心二意,隔几日换一个主意。

但鉴于她阿奶不喜欢动不动就发誓的人,而且她自己也不敢真的保证,对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新厌旧,元娘多少还是有点点了解的,她决定别把话说太满,只一个劲的点头。

王婆婆不知道有没有看出这个鬼丫头的小心思,总之是没再多说什么。

陈元娘知道这便算过去了,她迫不及待开始享用汴京阮娘子版的擂茶,一入口,先是极为醇厚的口感,能吃到些核桃、松子的碎粒,使得口感更复杂,不容易腻。

再仔细品一品,这擂茶没有面粉的糊腻,吃起来除了榛果香以及入口的咸味外,回味的时候是带着焦甜味的。

元娘不禁觉得好奇,“阿奶,这擂茶真好喝,而且还有甜味呢。”

王婆婆动作快,自然,也是这擂茶实打实的好喝,此刻她手中的碗已经只剩下碗底浅浅一层,待到一饮而尽,才擦着嘴道:“于娘子好手艺,做的这份擂茶里不曾放熟面粉,而是用酥糖饼替了,可不就又甜又香么?”

陈元娘没吃过酥糖饼,但不妨碍她一脸恍然大悟地点头,并且开始半勺半勺细细品味起来。

她是一点都舍不得喝完。

第17章 汴京惯例 陈元娘觉得好奇,便直接问徐……

但再怎么吃一小口,品很久的香气和甜味,一碗也轻易见底了。

她看向左右的阿娘和阿弟,两人都吃过一碗饱了腹,自去干活了。而阿奶在吃第二碗,虽然比第一碗用的慢一些,可也已经差不多吃完。

陈元娘小心看了阿奶一眼,小手默默伸向茶壶,这里头估摸着还剩半碗的量。

就当她悄无声息地平移茶壶时,一直没动静的王婆婆突然抬眼,目睹了这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一幕。

王婆婆眼神挪到元娘脸上,粗黑的眉毛动了动,不置一词,但目光始终盯着。

元娘当即装傻,露着白牙灿烂笑道:“阿奶,我没吃饱。”

“呵。”王婆婆扯起一边嘴角,半点不信的嘲讽模样。

说是擂茶,但其实本质上便是如粥一般。

何况阮于氏做的擂茶料很足,放了许多榛果,里头还有糖酥饼,全是顶饱的东西,怕是比大米饭还饱腹。元娘不是汴京的富贵人家出身,从没有一日三顿的习惯,一碗下肚怕是早就饱了。

如今,不过是嘴馋而已。

但王婆婆也没拦,她懒得劝,好言难劝馋死鬼。

“馋死算了。”王婆婆嫌弃道。

话虽然难听,但她阿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