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主动找上圆脸小娘子,按照小贩说的,先把碗勺托付给对方,还十分有礼的先道谢。

圆脸小娘子没有推搪,热情的把碗一块收到手里,准备拿回家里。

元娘怕尴尬,顺口闲聊,“荔枝饮好好喝,我一直以为荔枝是甜的。”

圆脸小娘子还没说话呢,旁边站着的一个十一二岁的男童当即捧腹大笑,“哈哈哈哈,外乡人就是外乡人,竟然以为荔枝膏里有荔枝。”

他以为元娘要手足无措的羞愧了,哪知并没有,元娘俏生生站在原地,面色不变,大方问起来,“我从宁州来,没喝过荔枝饮,不知道这里面没有荔枝,只听着名误会了,你是地道的汴京人吧,正好讨教讨教,敢问里头是用什么做的?”

她哪怕不是羞耻,是骂人呢,男童都好应对。

但元娘大大方方,不倨不卑的问了,还说讨教,反倒让男童自己手足无措起来。

他觉得元娘站那昂首反问的样子……

好好看!

男童愣了好半晌,结结巴巴道:“荔枝、荔枝膏主要是乌、乌梅做的,还有生姜汁……”

第14章 经纪想骗钱 圆脸小娘子一拍脑袋,头上……

还不等他说完,旁边的圆脸小娘子就反应过来,蹙眉道:“外乡人怎么了,就能随意欺负了?阮二,你真丢汴京人的脸!”

旁边的几个小童或是半大的孩子,受圆脸小娘子的影响,也都义正言辞起来,七嘴八舌的指责起来。

“就是就是,阮小二好丢人!”

“应该给他兄长告状,他兄长好凶的,肯定揍他。”

“不对,我昨日就看见阮老大骑马走了,还带着包袱哩,肯定是回军营了,应该和阮婶母告状才对!”

……

一群半大孩子,就是指责人都少了几分戾气。

但也足够把一个十一二岁的男童臊得落荒而逃,他梗着脖子,红着脸,对元娘道歉,“我、我不是有意的。”

然后阮二就急匆匆地跑了。

只剩下一阵风从众人身上呼啸而过。

阮二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真不是故意要嘲笑元娘的,就是一见到她便觉得好好看,像他娘供奉的观音画像旁边的童女,忍不住一直瞧。他方才笑,也是想要引她看自己,但不知道为什么脱口而出就那么、那么刻薄。

他后悔死了,恨不能抽先前说话的自己两个嘴巴子。

但人显然是不能回到过去阻止自己的。

不提阮二的心情多么懊悔,元娘那边却已经其乐融融了。大家都在安慰她,不要在意阮二的冒犯,外乡人怎么了,只要进了汴京就都是汴京人!

这也不仅是小孩子们正义,而是汴京风气如此,长辈们言传身教。

在汴京,若是有人欺负外乡人,必定会被过路人的人群起而攻之。热心肠的汴京人,最看不得外乡人被欺负,从来是仗义相助。

她们凑一块安慰陈元娘,即便元娘一再说自己没放在心上。

元娘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众人劝散,只留下有一碗纠葛的圆脸小娘子。

圆脸小娘子的劝慰显然比其他人要高明许多,“其实荔枝也不怎么贵,往年丰收的时候,还卖过十几文一斤哩,比郑州梨便宜许多。就是今年也才一百文出头便能买一斤,可惜过季了,恐怕连州桥往西那边专卖新鲜果子的行市也寻不到荔枝。

“不过!”

圆脸小娘子顿了顿,像是忽而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开始扬唇,“你在这等等我。”

说罢,她小步朝徐家铺子后面的小门跑。当然,离元娘这处的小门也就几步距离罢了。

但就跑这几步的路,也衬得圆脸小娘子的衣裙似蝴蝶翻飞般,极为好看。

她穿着浅红的诃子,珍珠色的下裙,以及桃红的长褙子,头上绑发的发带尾还缀了小珍珠,是标准的汴京里家中有几分闲钱的小娘子的打扮,自然是亮眼美丽的。

与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