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多说?什么,王婆婆带元娘去寻木梯,搭在柱子上,王婆婆原本想爬,元娘主?动请缨。

一则是元娘年?轻筋骨灵活,二则是王婆婆要重些?,扶梯子扶得稳。

若是旁人,这?么高可能会爬,可元娘是能爬到树上掏鸟窝的农家女,压根不害怕。梯子不够长,最后?一截还是她蹬着木梯抓上横梁才爬上去的,以至于满手都是痒人的灰尘。

她顺着横梁,小心往前爬,衣裳沾满灰,留下痕迹。

但是,果真叫她发现了?东西?。

有一个箱匣,灰已?经很厚很厚了?,厚到看不出匣子上面雕刻的是什么图案,甚至灰尘缠成团,一压下去,是恼人的沙沙感。

元娘想抱起箱匣,没想到沉得压手,差点拿不起来滚到地?上,她只好推着走,最后?往下爬的时候,王婆婆让她直接推下来,不必怕砸坏。

元娘依言照做,发出震天轰声,还好这?而墙高宅深,传不出去。

接下来,她踮着脚尖想踩到梯子上,看得王婆婆胆颤心惊,直道:“小心,别踩空了?,往左一些?……”

好在还是有惊无险地?下来了?。

元娘和王婆婆两?个人一块把箱匣搬到条案上,吹了?口气,被扬起的灰尘激得眯起眼。

王婆婆把上头的灰扫干净,露出其本来面目,雕刻着缠枝荷花纹,但花纹并不要紧,她惊讶一声,“小叶紫檀?”

这?是极为名贵的木材,即便用来做手串,都要价昂贵,更莫说?这?么一大?个箱匣。

即便有些?开裂,但恐怕也够元娘家在三及第巷的宅子了?。

王婆婆和元娘一块掀开箱盖,瞬间被定住。

金光灿灿,耀眼夺目。

里头,全是珠钗和金玉。

拨开上面的珍宝,底下是金砖。

这?个箱匣约莫长一尺半,宽八寸,高四五寸,其实不算很大?,但底下铺了?两?层金砖,约莫六块。上面还放了?许多玉镯、玉佩,都是极好的种水,但放的时日太久,内里少?了?玉的清透,有点像石头般不剔透的厚重,想来价钱得大?打折扣。

还要那些?钗簪首饰,可以看出做工精巧,也是放得太久,失了?光泽,怕是得炸一炸才能勉强看得过去。

里头还有锦囊,解开一看,是饱满圆润的珍珠,有的甚至能有龙眼大?小,奈何人老珠黄,这?些?珠子也一样颜色泛黄。

另一袋锦囊则是宝石,应是西?域来的,很大?块,可颜色发乌。时下并不时兴这?种繁复华美的宝石,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除此?之外,还有些?瓷瓶,里面装的应该是药,但估计是不能用了?。还有些?金叶子和散碎的银子,以及铜钱。

王婆婆拿起一枚铜钱细瞧,看清上头的字样后?,略有惊色,“这?是唐末的铜钱。这?些?东西?,怕是放了?有一百余年?。”

比元娘和王婆婆的年?纪加起来还大?。

“这?是陈家的祖宅,恐怕是祖上传下来的,也不知为何传断代了?,后?面的子孙并不知晓。”王婆婆的声音中透着些?凝重漠然。

她意识到,恐怕儿子给元娘的托梦并不简单。

而且,今日既然带元娘来了?祖宅,想继续瞒她,也难了?。

王婆婆冷厉的神色渐淡,忽而一叹,认真道:“你可知晓我为何最终会买下三及第的宅子?”

元娘睁着清澈的眼睛,缓缓摇头。

“是桑树。因着祖宅有一棵两?百多年?的桑树,所以外人称陈家为桑木陈家。陈家盘踞汴京,世?代官宦,尤其是你曾叔祖父,曾居高官,显赫一时。

“后?来就不成了?,日渐没落,虽然族中仍有人出仕,但只能算殷实的中等人家。与我家相比,逊色许多,我爹并不满意这?桩婚事。不过这?不要紧,暂且不提。

“你可知晓,为何你作为桑木陈家的子孙,却会沦落乡野?”

元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