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馅饼的味道也不错。”赵望舒笑道。
“福娘子,能不能做点来尝尝?”赵玉秀满是期盼地看着厨娘。
福娘子略一思索,说道:“我倒是没试过,不过可以试试。”说罢,她便开始着手准备。
赵玉秀兴奋地搓着手,说道:“我就知道福娘子最厉害了,什么都能做出来。”
福娘子将面粉和成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加入剁碎的肉馅,包成小巧玲珑的圆形。
她将包好的巧果放入油锅中,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沥油。
赵玉秀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哦哦,好烫,好烫。”
“赶紧放下。”赵淑惠笑,“为了口吃的,你也不怕把手烫伤。”
赵玉秀对着肉饼,呼呼地吹了几口气,抓起来,咬了一口,浓郁的肉香在口中弥漫,外皮酥脆,内馅鲜美,“好好吃喔。”
其他姑娘们也纷纷品尝,都觉得这种肉馅的巧果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肉馅巧果,是不会送去天河伯府。
次日,赵老太太安排人把赵玉真雕的花瓜和一篮子巧果,送去了天河伯府。
伯夫人看了眼花瓜,“寻常花样,到底是乡下丫头,没什么见识,手艺也粗糙的很。”
“等世子夫人嫁进来,夫人慢慢教,一定能教出听话的世子夫人的。”心腹婆子笑道。
“但愿吧。”伯夫人轻哼一声,“把准备好的回礼,让赵家的下人带回去。”
伯夫人接过婢女递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拿起一块巧果吃,“太甜了,你们拿去分了吧。”
那一块巧果,她只尝了一口,就没再吃,是不合口味,还是嫌弃,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伯府的回礼里,有匹布,赵老太太就将这匹给了赵玉真,“你拿去做衣裳吧。”
其他的东西,赵老太太让下人收进了库房,“这些等玉真出嫁里,添在嫁妆里。”
赵大太太皱了皱眉,当年嫁二姑太太时,家里置办嫁妆花费了三千两,难不成也要给玉真置办三千两银子的嫁妆?
说实话,她是不愿意的,赵家的家产日后都是她儿子的,这左三千,右三千,家底会被掏空的。
第六十七章 酒坊
时光如流水,转眼七月就悄然过去,八月初六,大吉,宜婚嫁。
襄正郡王就在这天,迎娶他的王妃。
为了表示对申国公府的重视,襄正郡王亲自去申国公府迎亲,而不是让礼部官员代替。
赵老太太带着赵玉嘉去申国公府观礼,申国公府的世子有个庶子,与赵玉嘉年纪相当。
去郡王府观礼的是赵匡和赵大太太,夫妻俩还带了赵赫同去,赵赫虽是白身,但不妨碍他与人结交,为日后仕途做准备。
为了让姑娘们见识一下皇家娶亲的盛况,坚定攀龙附凤的心思,赵老太太特意准许她们出门去看热闹。
襄正郡王是皇上第一个成亲的孩子,又有郡王的爵位在身,即便皇上对这个儿子并不怎么喜欢,他成亲的仪式依旧隆重。
三天前,礼部就安排人清扫从郡王府到申国公府的那几条街道。
成亲是喜事,没有清道,百姓们可以围观看热闹。
赵家的姑娘们跟一堆人站在街道两侧,有数百风纪军沿路维持秩序。
鞭炮声、喜乐声传来,围观的百姓兴奋地嚷道:“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
“这襄正郡王真是宠爱王妃啊。”
“是啊,看这排场,看这架势,多隆重啊。”
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迎亲的队伍愈发的近了。
华盖下的襄正郡王骑着高头大马,面带微笑,一身大红礼服衬得他英姿勃发。
“郡王身上的礼服真漂亮,听说是宫里的绣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绣出来的。”
“我听说襄正郡王对这门亲事非常重视,连迎亲队伍都是精心挑选的。”
他的身后,是一群打着红色灯笼、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