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进宫去找陛下喝茶了。”
赵望舒听懂了她的意思,但仍有些许不安:“我虽相信陛下对净遥的器重,但众口铄金,积非成是,难免会对净遥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望舒,你这是关心则乱,陛下乃是明君,自有其判断。那些无中生有的弹劾之词,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的伎俩罢了。”辽王妃端起杯子抿了口茶水。
“再者,净遥他也不是普通的官员,他的才能和品行早已得到了朝野上下的认可。”
“就算那些小人想要借此机会中伤他,也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反而会让陛下更加的厌恶,得不偿失,毕竟忠臣难得。”辽王妃话中有话地道。
赵望舒眸光微闪,问道:“王妃,您说这茶中的杂质,如何才能彻底去除呢?”
她配合辽王妃说话的风格,也采取了一种寓言般的方式来问问题。
其实她更想说,佐郡王什么时候能倒台?
辽王妃微微一笑,道:“茶中的杂质,如同朝中的小人,若欲去除,非一日之功。需得细心挑选,耐心研磨,方能得其精华,去其糟粕。”
“王妃所言极是,望舒受教了。”赵望舒垂眸道。
辽王妃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就喜欢愿意听教的孩子,“望舒,朝中之事,就如同这杯茶,需得慢慢品味,方能得其真味。”
“多谢王妃指点,望舒明白了。”赵望舒微微笑道。
两人又云里雾里的聊了一会,赵望舒以还要回家照看儿子为由,告辞离去。
过了两日,皇帝对御史弹劾云灏和靖边侯的事,有了决断,派遣一名钦差,前往镇海卫去调查。
为了钦差人选,朝上大臣争论不休,他们各有举荐,“陛下,臣举荐御史中丞李大人,他公正无私,铁面无私,定能查明真相。”
“陛下,臣以为不妥,李大人虽公正无私,但年纪已高,长途跋涉前往镇海卫,恐怕体力不支。”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陛下,臣举荐刑部侍郎张大人,他年轻有为,且对律法有深厚的理解,定能公正处理此事。”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