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两人一通攀扯,毫无用处。

在旁边的老板娘忍不住插话问道:“你家舅老爷是不是姓董?”

“是的是的。”齐嬷嬷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了,“还请太太告诉老奴,舅老爷的住处。”

“你别喊我太太,我就是个商妇,可担不起,我不知道你家舅老爷的住处。”

“那您怎么知道我家舅老爷姓董?”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老板突然出声,大家的视线都聚集在他身上,“这家店原来的东家就姓董,叫董桡。”

“我家舅老爷就叫这个名,还请掌柜的告诉老奴上哪儿才能找到我家舅老爷。”齐嬷嬷满脸企求地道。

“董东家把店盘给我,就去边关投军,说是要谋个前程给他姐撑腰,都去了十来年了。”老板说道。

“嬷嬷,怎么办?”那姑娘慌了。

主仆肯定没法前往边关寻人,就算她们愿意千里迢迢的过去,可未必能找到人。

“姑娘,别怕,有嬷嬷呢。”齐嬷嬷心里不安,也不敢流露出来。

老板娘看着这老的老,小的小,心中不忍,问道:“你们在京里可还有别的亲戚?”

齐嬷嬷想了许久,才想起,“我记得我家太太的表姐嫁到了赵家。”

“赵家?哪个赵家?光这几条街就住了好些姓赵的。”老板娘倒了两杯茶水递给主仆。

“谢谢老板娘。”姑娘紧紧地捧着杯子,暖着冷冰的双手。

“表姨太太姓林,她的相公的名字叫赵勤。”齐嬷嬷有些迟疑,仔细想了想,“对,就是叫赵勤。”

坐在旁边等人的赵望舒,没想到吃瓜吃到赵家华头上了,赵勤和林氏正是她的父母。

虽然已经知道这对主仆要找的人是谁,但赵望舒不知道要不要告诉她们。

毕竟不知道林氏和她那位表妹关系如何,亦不知道林氏是否愿意收留表妹的遗孤。

不过在老板娘表示,“不好意思,帮不上忙,这人我们不认识。”后,赵望舒还是出声道:“我知道你找的人住在那里。”

到底不忍心看投亲不着的主仆俩走投无路。

第三十七章 收留

齐嬷嬷不敢置信地问道:“姑娘,您是真知道吧,不是在开玩笑吧?”

“我不开玩笑,不过你们先在这里坐一会,喝喝茶水,稍后我送你们过去。”赵望舒没有直接说地址,而是打算等赵家华来,再问问她的意思。

若赵家华不愿意带她们回去,她再收留这对主仆,反正店里也需要人。

齐嬷嬷连忙行礼道:“谢谢姑娘,谢谢姑娘。”

那姑娘也露出了笑,“谢谢您。”

“老板娘,给她们上壶热茶,再来两碟点心吧。”

“好的好的。”

过了会,赵玉真带着赵玉英和赵玉秀就来了,最后一个到的是赵家华,她肉眼可见的开心。

“华妹妹这是捡金子了?”赵望舒打趣地笑问道。

“没有捡金子,但比捡金子还开心。”赵家华双手捧着脸,咯咯笑。

赵望舒好奇地追问道:“什么事啊?能告诉我们吗?”

“嘻嘻嘻。”赵家华笑得花枝乱颤,但显然不打算分享,赵望舒知趣的没有再问。

赵望舒拉她到旁边,把那对主仆的身份告诉她。

“舒姐姐,谢谢你留下她们,我先带她们回去。”赵家华过去跟那对主仆说明自己的身份。

回到大宅,照旧先去见赵老太太,听过她训话,才回院子歇着。

傍晚,姑娘们要去上房陪赵老太太用晚膳,没看到赵家华,赵望舒就说了句,“去叫一下华姑娘。”

“华姑娘还没回来。”知情的婢女答道。

次日她们正在练琴时,赵大太太带着赵家华和昨日她见过的那位姑娘进来了。

“先生,这个是亲戚家的孩子,以后跟着姑娘们一起上课。”赵大太太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