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1 / 2)

赵望舒轻拧了她一下,“你这张嘴,真是越来越不饶人了。再这样取笑我,我可要生气了。”

“别生气,别生气,我不说了还不成吗?”秦幽姿嬉皮笑脸地道歉,“我今天来是想问问《剑侠风云录》什么时候出下册啊?”

“明天才开印,大概十天后,你就能看到中册了。”

“还有中册啊,哎哟,那你跟我说说故事接下来的发展。”秦幽姿问道。

“我也不知道啊,这话本子又不是我写的。”

秦幽姿大失所望,“哎,我还以为我能先睹为快呢。”

“好菜不怕晚,耐心等等吧。”赵望舒笑道。

“也只能等着了。”秦幽姿拿起一块糕点吃。

这天下午,红嫦去蔺谦家,把中册的书稿拿了回来,赵望舒倒是可以先睹为快了。

第二天,赵望舒让红嫦将书稿送去书坊,让书坊将中册印出来,摆在书坊出售。

中册上架仅一天,书坊的掌柜就兴奋地跑来告诉赵望舒,“少夫人,这次中册的销售比上册还要火爆!店外都排起了长队,茶楼酒馆的说书先生都在说《剑侠风云录》了。”

“挺好。”赵望舒看着掌柜呈上的账册,满意地笑,书坊总算也开始赢利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河堤

就在民间百姓为《剑侠风云录》疯狂时,朝堂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事关江陵河堤塌方。

江陵一带,暴雨如注,河水瞬间泛滥成灾,无数房屋、良田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这场看似简单的自然灾害,却牵扯出了朝堂之上的层层利益纠葛与权力之争。

江陵河堤的塌方,不仅导致了大量农田被毁,百姓流离失所,更让朝廷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毕竟这河堤一年前才修缮过。

早朝上,皇帝震怒,“江陵河堤乃我朝重中之重,朕一年前特命重臣督办修缮,如今何以竟会塌方?”

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出声。

皇帝的目光如刀,一一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落在工部尚书的身上,“江陵河堤的修缮,朕记得是交给了张尚书督办的,张大人,你可有何解释?”

张尚书立刻跪倒在地,额头冷汗直流,“陛下,臣督办修缮江陵河堤时,尽心尽职,奈何天灾频发,河堤屡遭水患侵蚀,今年又遭遇连日暴雨,这才……这才导致河堤塌方。臣以为,河堤塌方,乃天意。”

皇帝冷笑,“天意?张大人,你这是在推卸责任吗?你身为工部尚书,理应为朕分忧,为百姓造福,而非拿天意来搪塞朕!”

“陛下,臣不敢。”张尚书磕头如捣蒜,“臣对朝廷,对陛下一直忠心耿耿,绝无半点懈怠。江陵河堤的修缮,臣确实竭尽全力,无奈天灾无情,非人力可抗,求陛下明鉴。”

皇帝目光不善地盯着他,沉吟不语。

“陛下,臣有本要奏。”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正是御史大夫李煦。

皇帝看向李煦,眉头微挑,“李爱卿有何高见?”

李煦出列,躬身行礼,“陛下,江陵河堤的塌方,固然有天灾的因素,但人祸亦不可忽视。臣听闻,在修缮河堤的过程中,有官员中饱私囊,偷工减料。这才导致河堤不堪大用,多处塌方。臣认为,应彻查此事,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张尚书闻言,急切地辩解道:“陛下,李大人这是诬蔑,臣在修缮江陵河堤的过程中,一直严格监督,绝不允许有半点疏忽。河堤塌方实乃天灾所致,非人力可抗。”

李煦冷笑一声,道:“张大人,你若是没有心虚,何至于如此激动?下官是否是诬蔑,只需派人彻查江陵河堤的修缮工程,自然一见分晓。”

朝臣们分成三派,各抒己见。

有的支持李煦,认为应该彻查江陵河堤修缮工程,找出真相,严惩腐败官员。

有的则站在张尚书一边,认为李煦是在无端指责,河堤塌方是天灾所致,而非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