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晴在赵玉嘉的扶持下,慢慢坐起来,靠在车厢壁上,才喝一口热茶,就哭了出来。
“好了,好了,晴妹妹别哭。”赵玉嘉抱着她道。
“呜呜,嘉姐姐,我好害怕啊,我以为我会死。”赵书晴把头埋在她的怀里。
“好了,别怕,没事了没事了。”赵玉嘉轻抚着她的背安慰她。
赵玉秀向贵公子借茶,成功的留下了他,这让喝了茶,缓过来的赵书晴能当面向他道谢。
“小女姓赵,多谢公子让人搭救小女于危难之中,还请公子告诉尊姓大名,容小女家人上门道谢。”赵书晴说道。
贵公子看了眼站在不远处的赵望舒,
“赵姑娘不必客气,见人有难,施以援手,小事一桩。”贵公子温和地笑道,却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姓。
不等赵书晴再说什么,“赵姑娘受了惊吓,最好找大夫看看,我就先行一步了。”贵公子冲几人拱拱手,上马车,扬长而去。
赵书晴看着远去的马车,满眼的不舍。
扶她下马车的赵玉燕说道:“走吧。”
上了马车,赵书晴还念叨,“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一身的贵气。”
赵望舒几人没接她的话,她又说道:“华姐姐在就好了,她定然认识。”
“华姐姐在也不认识的,那位公子说了,他是初次进京。”赵玉秀说道。
赵书晴目光微闪,垂首不语,不知道在想什么。
半个时辰后,马车进了庄,在祠堂外停了下来,护送她们回来车夫说道:“几位姑娘,明儿上午小的来接你们回城。”
“好的,有劳了。”姑娘们客气地道。
赵望舒能回家过节,家里人都很开心,赵李氏拉着她,絮絮叨叨地问话,“大宅里的人,好不好相处啊?”
“她们有没有为难你呀?”
“灶上的饭菜可合你的口味?”
“婢女听不听话?得用不得用?”
赵望舒是报喜不忧,只道:“我好着呢,阿娘,您就放心吧。”
“给你的银子不要省,该花就花。”赵李氏说着拿出一荷包,塞给她,“用完了,娘再给你。”
“阿娘,我有银子,阿奶给了我,这些您攒着吧。”赵望舒推辞不要。
“我攒着就是给你的,拿着,听话。”赵李氏硬塞给她。
“谢谢阿娘。”赵望舒收下了荷包,却没打算用。
赵李氏塞了银子给女儿,满意的去灶房,盯着厨娘做好吃的。
第二十章 冬至
她娘前脚刚走,她爹赵承来了,“闺女啊。”
“爹爹。”赵望舒娇声唤道。
赵承问了跟赵李氏差不多的问题,而后又叮嘱她,“大宅里的人,都长着一双势利眼,别吝啬,使点小钱,日子过得舒服就什么都值了。”
“爹爹,您哪来得银子?”赵望舒捏着他塞来的荷包,好奇地问道。
赵承笑道:“你爹抄书挣到的,别告诉你阿奶和你娘。”
“爹爹,家里不缺银子,您专心看书,别为闲事分心。”赵望舒说道。
“抄书不是闲事,抄书不但可以练字,熟记书中内容,还能挣钱,家里的藏书也能多些,一举数得,多好啊。”
赵望舒笑,“不耽误爹爹念书就好。”
“不耽误。”赵承笑眯眯地道。
等被女儿哄得开怀的赵承刚离开,就换赵胤来找妹妹了。
他也是给妹妹送银子的,他也在抄书挣钱。
看着面前装着银子的三个荷包,赵望舒笑得一脸的幸福。
等赵崔氏再进来送荷包时,赵望舒有些哭笑不得了,家里人这是多怕她没钱用啊!
“乖乖的把荷包收好,阿奶带你去看打糍粑。”赵崔氏笑眯眯地说道,还当自家孙女是幼童。
“哦。”赵望舒听话的收好的荷包,跟着赵崔氏去祠堂的前庭。
祠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