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那我就放心了。”范锦瑶垂首道。

“范姑娘,聪明人不做糊涂事,纠结过于,只会让你难堪。”赵望舒拂去裙上的灰尘,起身,“我言尽于此,你好之为知。”

言罢,赵望舒转身往药房去。

范锦瑶愣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赵望舒说的是对的,聪明的人不会去做那些不明智的事情,纠结太多只会让自己更加困扰,可是她真的不甘心啊。

赵望舒没有管她怎么想,径直进了药房,把药材一一放进药柜里。

等她出来,去前庭时,范家祖孙已经离开了,沈大夫捧着杯茶,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喝着。

赵望舒走过去,在她对面坐下,提壶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差点吐出来,勉强咽下去,小脸皱成了包子状,“师父,您用莲芯茶待客啊?”

沈大夫看她一眼,“不是莲芯茶。”

“那怎么这么苦?”赵望舒不信她话,这茶苦得她五官都皱在一起了。

“普洱茶是有些苦,但良药苦口利于病。你若常喝,习惯了,便不觉得苦了。”沈大夫说着,又喝了一口。

赵望舒翻了个白眼,她才不喝呢,“这个习惯不了。”说着摸出荷包里的梅子糖,塞了颗进嘴里。

院门被人重重地推开了,一个男子冲起来喊道:“大夫,救命啊!”

沈大夫快步走了过去,连杯子都忘记放下了。

不过男子并没有病,也没有伤,他是来请沈大夫去救他妻子的,“生了一天一夜,还没把孩子生下来,接生婆也没办法了。”

“小六拿药箱。”沈大夫把杯子塞给赵望舒,“望舒,你看家。”

接生那种血腥的场面,不适合小姑娘看。

一个时辰后,沈大夫才回来,赵望舒急切地问道:“师父怎么样?”

“去得及时,母子平安。”沈大夫拿出那家人给的红包,“去买糖。”

赵望舒高兴地接了过去,“谢谢师父。”

她在沈大夫这,呆到下午申时初才离开回家。

接下来两天,她在家里给云灏做袍子。

到了二十六日,赵望舒跟着父母,去李家赴宴。

李家小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走啊,一起去新房看新娘子去。”有姑娘邀请赵望舒。

赵望舒本不想去,可赵李氏轻推了她一下,“去吧去吧。”

她随着众人,去了新房,李玲珰身穿大红嫁衣,抹着厚厚的脂粉,端坐在椅子上。

“玲珰,你今天真好看。”有姑娘轻声说道。

赵望舒也跟着附和道:“她们都说姑娘最美的时候,就是当新娘子的时候。”

一听垂睑听大家夸奖的李玲珰,在听到她的声音后,抬眼看了过来,“望舒,你来了,好久不见,你好吗?”

“我挺好的,谢谢关心。”赵望舒微笑道。

“听说赵哥哥他已经定亲了,是吗?”李玲珰问道。

赵望舒一愣,没想到她会提起此事,“嗯,是定亲了。”

“那一定是个好姑娘吧?”李玲珰垂首道。

“是的,她很好。”赵望舒笑道。

“恭喜啊。”

“谢谢,同喜。”

李玲珰没再说话,赵望舒在其他姑娘探究的目光下,退出了新房。

外面鞭炮声、锣鼓声响起,是新郎官来迎娶新娘了。

“我们出去看热闹去。”有活泼的姑娘雀跃地道。

李玲珰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拦门的是她的表兄弟。

新郎官相貌周周正正,身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在门口翻身下了马,给了开门钱,朝拦门的李家人拱手道:“还请舅兄们手下留情。”

“新郎官是举子,先吟一首拦门诗来听听。”有人喊道。

新郎官也不怯场,清了清嗓子,吟道:“春风拂面桃花开,玉树琼枝映红妆。幸得佳人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