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兄妹坐马车,到了东城门,宋元曲还没来,赵望舒让马车,“我们等一等。”
“你约了人?”赵胤问道。
赵望舒狡黠一笑,“猜一猜,我约了谁?”
看着妹妹脸上的笑,赵胤心领神会,“你约得是宋姑娘?”
“不愧是我大哥,挺聪明的。”赵望舒娇笑道。
说话间,宋元曲来了,她身穿一袭碧绿色春裳,头戴一支金步摇,眉如远山,面若桃花。
赵望舒惊艳地看着她,“元曲,你今天真好看。”
“你才漂亮呢。”宋元曲看着穿着湖蓝春裳的赵望舒,笑着说道。
“宋姑娘好。”赵胤温和地笑道。
宋元曲唇角上扬,“赵公子好。”
“你们俩可真是见外啊。”赵望舒看着这对未婚夫妻,礼貌又生疏的模样,只觉好笑。
赵望舒把赵胤赶去骑马,她和宋元曲坐在马车里。
“一路春风,一路景。”赵望舒故意撩开窗帘,让宋元曲可以光明正大的去看赵胤。
见宋元曲含情脉脉地看着赵胤,赵望舒凑到她身边,促狭地笑问道:“我这个小姑子是不是很善解人意啊?”
宋元曲害羞归害羞,还是轻点了下头,“嗯。”
“有这么好的小姑子,那是不是该早点嫁过来?”赵望舒笑问道。
“母亲择了吉日,是十月十八。”
“还有好久呀。”
宋元曲抿唇一笑,“日子过得很快的。”
姑嫂二人,一路闲聊着,到了妙应寺。
此时寺内香客如云,佛音缭绕。
先到大雄宝殿上香,赵望舒和宋元曲虔诚地跪在佛像前,闭目祈祷。
宋元曲的祈词是:“愿佛祖庇佑,信女和赵胤一生一世一双人,相伴相守,共度风雨。”
赵望舒侧目看着她,眼中闪过一抹忧色。
宋元曲对大哥,可称得上,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
大哥对宋元曲也有情意,但她觉得不及宋元曲深,她挺怕大哥惹宋元曲伤心的。
在各殿都上了香,她们去到了一处清静的院落,这里有一棵古老的银杏树,在树下有一口古井。
井水清澈见底,井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神泉”二字。
“听说喝了这里的井水可以祛病消灾,延年益寿。”宋元曲说道。
“那我们取些带回去。”赵望舒把吊桶丢进井里,“大哥,来摇杆。”
赵胤摇出了一桶水,“让宋姑娘先打。”
“大哥是花喜鹊。”赵望舒故意这么说道。
宋元曲羞红了脸,小声地道:“望舒先打也无妨。”
第一百六十二章 故人
在妙应寺吃过斋饭后,赵望舒就借口走累了,要留在禅室喝茶,不肯跟赵胤和宋元曲去放生池放生
瞧瞧,她是多么好的妹妹,一手促成两人相处。
赵望舒坐在禅室里,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窗外的风景。
等赵胤和宋元曲,从放生池回来,她们才离开妙应寺,往回走。
到城门口时,路被堵住了,前面是一长溜的马车。
赵望舒撩起窗帘,漫不经心地往外面一看,看到了一个熟人,用力眨了眨眼睛再看。
没看错,是范锦瑶,可她不是流放了吗?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望舒,你在看什么?”宋元曲问道。
“没看什么。”赵望舒赶紧放了下窗帘,干笑两声。
隔着马车,她大哥应该没看到范锦瑶吧?
赵望舒挺不安的,范锦瑶算是她大哥的白月光吧,这白月光的杀伤力挺大的。
她真不希望她大哥和宋元曲的亲事,有什么波折。
回到家里,她故意问赵胤,“因罪流放的人,什么情况下才会被赦免?”
“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赵胤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