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己的名字,赵胤松了口气,只有殿试前十名的人,才有资格进殿面圣。
他不会因为赵后的原因,落到同进士去。
赵胤深吸了口气,迈步向着奉天殿走去。
进入奉天殿,赵胤等人跪下叩首,高声唱道:“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威严地道:“众卿平身。”
“谢吾皇。”赵胤这些士子站起身来,仍恭敬的垂首而立,依礼仪,他们不能直视上位者。
“谁是周烨?”皇帝是明知故问,看站的位置就知道谁是谁。
“学生见过陛下。”
进士又称天子门子,没授官之前面圣可自称学生。
“周烨,你的文章朕已看过了,文采斐然,见识深远,不愧是今科会元。”
“陛下盛誉了。”周烨谦虚地道。
“周烨你是如何看待功名利禄的?”皇帝问道。
“启奏陛下,学生以为功名利禄乃人之所欲,但需取之有道,过度的功利和物欲会让人失去本心,需要时刻警惕,保持内心的平衡和清醒。”周烨答道。
对他的回答,皇帝不置可否,“谁是赵胤?”
赵胤行礼道:“学生赵胤叩见陛下。”
皇帝问他的问题是:“你在会试中,写过‘以民为本’,朕想知道你有何利民之策?”
“启奏陛下,学生认为,利民之策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各地风土人情不同,民生问题也各有特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你是否已有想法?”皇帝追问道。
“启奏陛下,学生一直在思考,也有些初步的想法,南方水患多发之地,则应注重河道治理,......”赵胤侃侃而谈。
皇帝同样不置可否,十个士子,他都问了问题,这才御笔亲点周烨是状元、贺川为榜眼、赵胤为探花,赐进士及第。”
虽然名次不同,但榜眼和状元、探花都是卓越之士,皇帝亲点状元,主要是看重他的才华,探花则是进士中的颜值担当。
会试第二名唐林,成了传胪,也就是二甲第一名,同样赐进士及第。
唱名放榜后,就是状元巡街。
进士们的马都是经过挑选的宝马良驹,红漆的马鞍、绿丝的缰绳,带着花样的马面笼头,进士们大红的进士袍,戴着高高的乌纱帽,帽上插着金花。
他们身后,是浩浩荡荡的随行队伍。
锦衣侍卫们手持长枪,参马随行,他们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们是保护进士,免得他们被激动的百姓伤到。
以本朝巡街惯例,进士们从正中甬路直出午门、端门、天安门,由金水桥转东,出东长安门,从兵部街游行到吏部文选司之求贤科内奎星堂行礼。
礼毕,复骑马出前门,去观音庙、关帝庙行香。
再从前门大街一路巡到状元寓所,至戏楼中分次序而坐。
榜眼、探花等人,稍坐片刻,就会离席言别,进士们这才散开,各自归家。
进士们在奎星堂行礼时,赵家人已到了状元楼。
第一百一十一章巡街
进士们巡街的这一路,旗鼓开道,欢声雷动,鞭炮声不断.
看热闹的百姓们,纷纷向这些新科进士们抛花、手帕、果子、荷包......
“探花郎,要接住我的花啊。”一位大胆的少女,高声喊道。
百姓向新科进士抛花,是喜欢,是好意,赵胤不会拒绝,可是少女抛得角度太刁钻,赵胤根本就接不到。
但他的这接花的动作,让百姓兴奋起来,“探花郎,接我的。”
“接我的,我的是牡丹花。”
“探花郎,看这里。”
在一些女子心中,探花郎比状元郎更受欢迎,虽然今科状元也是个俊秀男儿。
赵胤的长相本就俊美,穿着进士服,更是风度翩翩。
加上他还是今科探花,才貌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