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馆长,一事不烦二主,就劳您帮我选人吧。”赵望舒笑道。
“行。”王馆长也爽快答应,挑选了十五个人出来,“以后你们就听从赵姑娘的吩咐。”
“见过赵姑娘。”十五人齐声行礼道。
“各位大哥好。”赵望舒还礼。
赵望舒带着这十五人回到了桂枝巷,向家人介绍道:“爹爹、阿娘、大哥,这些是我请来的武师。以后,他们将负责保护我们。”
赵承拉她到一旁,低声说,“月儿,是否有必要这样做。”
“有必要,前天晚上,要不是大哥警惕,差点被大宅的人害了。我们不能冒险。”赵望舒并未告诉家人关于云灏的事,也就没提及天英。
“但也不必请这么多人。”赵承提出疑问。
“我还觉得请少了呢。”
赵承是个疼爱女儿的,既然女儿这样坚持,他也就同意了。“好吧,那就让他们留下吧。”
“阿娘,院子租好了吗?”赵望舒问道。
赵李氏道:“院子已经租好了,魏娘子她们也帮忙打扫干净了。”
赵望舒点点头,开始安排人手。
家中每个人有两个随身保镖,多出来的五人轮流守夜。
等十五人在两边的院子里安顿下来后,赵崔氏也被阿祥从庄子里接了过来。
得知大宅的行为后,赵崔氏立刻要去找赵老太太算账。
赵胤拦住了她,“阿奶,妹妹已经出来了,您不需要再去闹了。”
赵承沉声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在儿孙的劝解下,赵崔氏暂时忍住怒火:“我暂时先放过那一窝畜生。”
得知是赵望舒去请的武师,赵崔氏笑道:“阿奶的乖乖,你想得真周到。那一窝畜生最喜欢用卑劣的手段了,有了武师保护,多份安稳。”
赵望舒娇声道:“阿奶,请人的银子可得您出哟。”
赵崔氏笑道:“行,阿奶出。”
有赵崔氏在家坐镇,很多事就不用赵望舒操心了,她专心去沈大夫那儿学习配药。
沈大夫没问她为什么从大宅搬出来,递给她一本《难方》,“早年间我救了一个江湖异士,他拿来抵诊金的,没什么大用,你看着学吧。”
赵望舒翻开一看,第一页就是泻药。
能致泻的药物有许多,巴豆、芦荟、芫荽、大黄、芒硝等。
效果最好的,当属巴豆。
巴豆是大寒大热的药物,吃了巴豆,轻则跑肚拉稀,重则要人性命。
若再搭配一些其他药材,治出来的泻药,效果更好。
在《难方》这本书里,不仅仅有各猜中泻药的配方,还有麻醉散、百毒丹、百消丹等二十余种药丸。
就在赵望舒全神贯注于制药的时候,云灏已经知道她从武馆雇佣了十五个武师去保护小院。
于是,他另外安排了十五个人守在小院附近。
在赵望舒不知情的情况下,小院被保护的密不透风。
云灏还让红嫦传话,约赵望舒去福缘茶楼。
赵望舒让他查王甫的事,有了结果。
她到茶楼时,云灏已经到了,等她喝了几口茶水,他才从怀里取出一个信封,递给赵望舒:“这是你让我查的王甫的事。”
“云大人好厉害,这么快就查出来了。”赵望舒接过信封,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王甫这人真不是个好东西,混迹在青楼、小馆男女通吃就算了,他还养外室,还一养养了两个。
这两个外室都给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儿子,一个三岁,一个两人,比他在府里小妾生的庶女还要大。
或许赵老太太不知道这些事,但赵望舒不敢赌赵老太太在知道这事后会改变主意。
更担心赵老太太就算知道了,却将事情隐瞒下来,为了利益,推赵玉芳入火坑。
“云灏,你说如果我想法子把王甫养外室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