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随意看着街上的景色。

在她周围,也有不少这样的座位,都是给当街吃饭的客人准备的。

姜如意看着眼前宽阔的汴河,吹着从河面吹来的微风,顿时感觉十分惬意。

正想着,一股浓郁的姜辣味猛地钻进鼻腔,将姜如意的视线拉了回来。

她低头看向眼前那只粗瓷碗,里面正散发着香气,右边还有一只同样的粗瓷碟子,放着张比巴掌大些的胡饼。

姜如意使劲吸了吸鼻子,一股鲜香蹿进鼻腔中,她一手拿饼,另一只手拿起勺子朝碗里舀去。

这姜辣羹是由鲜鱼加上大量姜末,用大火熬制出来的。

鱼就地取材,用的是汴河新里捞上来的鱼,只约莫三寸来长,鱼头鱼尾占了一大半,鱼身子上的肉没有多少,只占了一个鲜字。

经过长时间的熬煮,鱼的鲜味同姜的呛辣味,一起渗入到汤汁中,喝上一口,只觉得胃里暖洋洋的,连带着头上都冒出了汗。

饼看上去倒没什么出挑的,内里的芯子却很绵软,咬在嘴里被汤羹一浸便化了,咸津津的别有一番滋味。

将这一碗鲜美的鱼羹喝完,姜如意后背上都出了一层薄汗,她心满意足的离了摊子,晃悠着朝回走去。

……

第二日,当姜如意挎着竹篮子,出现在大相国寺外时,已经有零散几名香客提前等在那里。

姜如意有些意外的走到大树下,先将竹篮子放下,又将那布幌子放好,开口问道:“客人是要买饼吗?”

一名陌生的香客朝姜如意询问道:“可是昨日卖的薄脆胡饼?”

姜如意连忙笑笑:“正是薄脆胡饼,请问郎君要买几个?”

那香客昨日听说大相国寺外,有卖味道极好的薄脆胡饼,昨日来却未碰上,今日早早便来寻着。

倒是没料到,卖饼的竟是这样一位俏丽的小娘子,不免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姜如意倒不在意,只仔细用竹夹子将饼递过去:“这是您要的薄脆胡饼,请拿好。”

也有眼熟的客人兴奋的开口:“太好了,昨日买的薄脆胡饼几口就吃完了,小娘子,今日给我多拿几个。”

遇到这样的客人,姜如意会指一指篮子里面,笑眯眯的朝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