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银子是六两,买一本精装本,就得花一个半月的月例银子,确实还是有些心疼的。
“不过,我倒......是有个主意,就不知娘子是否应允了。”
也快到五月里了,天气也慢慢变得炎热起来。
朱旭本身身量又重,一到中午就更是觉得热,拿出随身的帕子擦了擦汗。
踟蹰了片刻道。
“哈哈,这书卖了,我也是要拿分成的,员外是专业人士,有话不妨直说,若是能出一份力的,我自然不会推辞。”
杨蔓娘喝了一口碗里的茶水,不在意的道。
“哎,在娘子面前,我可算不得甚么专业人士。不过就像娘子之前在小报上说,自己喜欢吃孙家荣店的羊肉细粉羹,使得许多汴京的小娘子都慕名去孙家荣店用餐。我观很多喜欢《梦回大唐》小娘子,都想见到娘子本人,若是,精装话本儿发售的时候,娘子也能稍稍露一露面的话,恐怕就不愁卖不出去了。”
朱旭知道杨蔓娘不喜欢抛头露面,他也不想让杨蔓娘这个摇钱树曝光。但是,现在两万多两银子,都压在这些精装书上,这几乎是朱旭小半儿的家底儿了。
朱旭心里也慌啊!
一天卖不出去,就担心一天。头发一把一把的掉,都快束不起发冠了。而且,自从这些精装书印出来,他就没有回家睡过觉,每天都住在报房库房里,就怕一不小心失火或者浸水,让自己的一半家当没了。
“唔,这个嘛。”
朱旭的建议,杨蔓娘倒没有一口拒绝。
一本书卖十两,五千本就是五万两银子,减去两万五千两的成本。剩下的二两万五千两,三七分成。最后,她就能得七千五百两银子。
七千五百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杨蔓娘到现在所有写的书赚的银子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才勉勉强强到两千两。
按着如今的汴京房价,一间位于马行街的二进院子普通民宅,售价大约是八千两银子上下。
所以。
这七千五百两银子,无论是对于杨蔓娘自己来说,还是对百分之八十的汴京人来说,都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杨蔓娘自然要为其出力的。
“怎么样?”
朱旭见杨蔓娘半天不说话,忍不住又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细汗。
眼巴巴的道:
“娘子以为这个主意如何?”
“不妥。”
杨蔓娘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