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2 / 2)

秘方 秦九叶许秋迟 2379 字 9天前

察,实乃失职;二来却是因为她不自觉地想起了秦三友。

秦三友常年在水上讨生活,也是湿寒入体,这些年腿脚愈发不利落了,却总是奔波在外。她顾不好秦三友,也听不得旁人说起这毛病。说到底,只是她自己那点良心在作祟罢了。

想到这,她不自觉地对眼前之人开口劝道。

“先生年纪尚轻,又有不同常人的毅力,这藜杖能不拄还是不要拄了,一边用力对脊骨不好,时间久了生出依赖,好的那只腿都要拄跛了。”

已调整好姿态的白衫男子额角有些薄汗,但他并未因身体上的不便教人察觉而表现出任何羞愤,只用那只骨节分明的手摸了摸那已经磨得有些发亮的杖头。

“这是早年在外行走时的习惯了,不在手里握着点什么,总觉得不踏实。我没进书院之前,曾在很湿冷的地方生活过些年月,落下了点老毛病。这毛病不会要人命,但发作起来也是折磨人的,各种偏方秘方也尝试过许多,金银花费不少,如今总算好些了,但时不时总还会找上来。”

对方一语带过那“秘方”二字时很是自然,然而那两个字落在秦九叶耳朵中,却令她不自觉地一抖。

难以自已的紧张与心悸过后,她不由得对自己现下的反应有些唾弃。

其实所谓秘方,本来不过就是行医问药行当中最普通不过的两个字眼,如今教那躲在暗处的阴险小人搬弄一番,倒成了可怕的代名词。而她身为医者,没有拨乱反正的志气也就罢了,眼下竟也被带着走,连听到那个词都会觉得禁忌可怕,岂非正中了那贼人下怀?

秦九叶一凛,面色终归于沉静。这一刻她仿佛回到了果然居那破烂诊堂,坐堂掌柜面对求助病患时那股令人心安的气韵,自然而然便流露出来。

“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大抵都是如此的。只是有时最金贵的药,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药。其实不瞒先生,我此生还未见识过什么真正的秘方。我只知道,这世间珍贵的东西不总是闪闪发光、盛放在精致昂贵的容器里的。甘草、防风、黄芪、白术……都是最平凡不过的东西。但能治病救人,就是良方。”

她一口气说完这一通,随即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的语气实在太过气定神闲,有种奸商卖药前大吹大擂、自塑金身的嫌疑。

“先生不要误会,我虽是做这药堂生意的,可说起这些,并非是要你买我的方子或是旁的什么……”

她解释的话方才说了一半,面前那听得专注的男子突然便开口了。

“姑娘年纪虽轻,但对行医问药之事的见解,当真是比许多老郎中还要通透。若是自立门户,定会前途无量,要不了几年,便可贵客盈门,金玉满堂,自成一段杏林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