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开了年,夫子放了大家的假加之县试日期临近,他几乎跨出过院门,不仅如此连妹妹泠儿也不让来他跟前了,说怕耽误温书。生活方方面面更是无需操半分心。

明日二月二上香,爷爷奶奶难得同意他去寺院进香,心底隐隐期盼能碰上多日不见的钟月。

被其念叨的钟月此时正忙碌地准备包包子的食材,为明日县城大集做准备。

由于她上午要去给土地神进香,恐食客多秦氏一个人手忙脚乱招呼不过来,故而非但包子馅得准备充足,还得提前备好几笼,这样以来明儿早起就不可避免了。

“他二婶,生意好啊!”曾家老太太路过钟家铺子前,见秦氏红光满面地为主顾递包子,扬声笑道。

而其身侧的曾子辰则视线透过宽敞的窗口快铺搜寻两遍,未瞅见钟月身影,眉头不由隆起,眸中闪过几分失望。

张口想问秦氏怎不见钟月,可又觉得太直接,何况奶奶还在旁边。

纠结时,却听秦氏应道:“婶子去进香?子辰离科考没几天了吧?”

“可不是,再有两日就进考场了。上元节刚拜的各路菩萨,今儿再拜土地爷,保佑我家子辰这次考中!”老太太中气十足,神色看上去异常自信。

随之又问:“你们今儿不去?”

无论种田的还是做买卖的,每年二月二可都是要给土地神上香的,老太太见秦氏未做打烊出门的一准备,便出声问。

“我家月儿去了,同她三婶一道。”秦氏笑答。

她话音没落,曾子辰眼中便溜过一抹喜色,在老太太瞥过来时已消失不见。

……

钟月原先对上香拜佛求神问仙之事无感,更谈不上什么虔诚之心。但自从家中开铺子做生意后,也不得不随大流。

听小杜氏说拜菩萨不在于香火钱多少,贵在真心实意,去的越早越好。因此钟月和钟兰吃过早饭撂下碗便跟郭氏母女一道前去寺院。

不少人同她们一样的想法,距离远的天不明就往城里赶,有些人为了抢头柱香,昨儿晚上已进城。当钟月等人还未入寺时,便见寺门前香客熙熙攘攘。

“过会儿人还多些,咱们赶紧进去。”郭氏对钟兰三姐妹道。

她的话正合钟月心思,今儿赶城的人多,包子铺生意好,秦氏一个人肯定手忙脚乱。如今在城里住久了,逛街欲望没以往强烈,所以打算完事后直接回去。

烧完香挤出来时,钟莲忽然说:

“我好像瞧见子辰和他奶奶了。”

钟月听后没太多反应,觉得对于马上要科考的人烧香拜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钟兰亦以为什么稀罕,脑子里想的全是尽快回铺子里,煎饼摊比包子铺还离不开人。

钟莲看俩姐姐神态自然,对自己的话无丝毫兴趣,不禁生出一丝不自在。

而郭氏接下女儿的话:“谁家不来,他家肯定得来。”

提起曾老太太,她忽然想起得给儿子买点零嘴。按往年惯例今儿公爹公婆也是要拜土地神的,那必定要带留在家里的儿子来。

“兰兰,你仨儿先回去,婶子去前街买些东西。莲莲,到家把咱家的门也给开了,娘一会就回。”

晓得钟兰和钟月两家有生意,不便跟着耽搁时间。

三人点点头,在路口分开。

“大姐,月底你就及笄了,伯娘在家给你过,还是在城里?”

忽听钟莲之语,钟月想起来十五岁对女孩很重要,意味着成年,到了谈婚论嫁时候。

她扭头望着钟兰稚嫩的脸庞,无法想象再过两三年有媒婆登门去自家提亲的情形。

“我娘预备在城里,到时亲戚赶庙会方便。”钟兰说完,嘴角漾起笑意,再往深处想想,耳垂不由发起烧来。

正处于走神中的钟月突然被钟莲拽了拽,贴耳言:“二姐,咱俩兑钱给大姐送样生辰贺礼吧?”

未等她颔首说好,怀疑两人嚼舌自己的钟兰已过来拍开她们,红着脸嗔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