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则对明年白菜依旧大卖没抱什么遐想。偏财运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全靠撞。

两家人正搭着话,钟大海和小杜氏先后从房中走出。

在秦氏同钟大海打招呼时,小杜氏出声问:“秀萍,玉英,今儿你们回不回庄?现在动身到家还能吃着小年饭。”

“明早吧,土路不比官道好走,大包小包的酸得人背。”钟三海道。

秦氏面带歉意说:“大嫂,我跟月儿今儿回不了。花馍才蒸上,还有一锅刚剁好面记子。”

钟大海原本跟妻子说好今日回去过节,可听另外两家要晚一天,而且三弟讲的在理,便改了主意侧头对小杜氏商量:

“要不咱们也缓缓,反正爹娘在家里祭灶。”

小杜氏即使心口有气,也不好当着外人驳丈夫的面子,勉强笑应:“咱家又不像玉英蒸馍炸果子,四个人分着背点没多重。咱们早回晚回无碍,可义林媳妇独身带着孩子在家呢。”

方才得知妯娌秦氏靠白菜卖了一二十贯钱,立马郁闷的要死,实在不想同其一块回去,瞧她风光得意。

钟大海一想也是,长子成亲后分了家,回去后儿媳从儿子口中得知他们在县城停留一晚没回家过节,又要多事。

因此点点头,赞同了妻子的主意,提前先走。

钟月看出了小杜氏勉强撑笑口不对心,但实在太高兴,对她的酸言讽语选择性失聪。

时间紧迫,各家都有诸多事情要做,闲叙几句便各回各屋。

……

“先买宅子也行,有个落脚地。”

秦二郎听妹妹讲攒钱买正经的院落,没打算买铺面,先是不解随之明白了她的顾虑。

第75章 新年

钟月听了秦氏想法时, 有些惊讶, 她从没向自己透露过攒钱在县城买房子之事。

钟月觉得应该先用闲钱买田地待有一定经济实力再来置居所。她们家暂时又不等着娶媳嫁女,房舍非刚需。

而且目前三家合租的铺面配备齐全, 既能做买卖又可住宿, 另买居没必要。

若说要买和二舅家累似附有小院的临街铺子,她倒挺动心,只不过其价钱要比巷子里普通住宅贵许多, 就她们目前的实力还不晓得攒几年钱才买得起。

“娘,咱们住这好好的买宅院干啥,我觉得还是买田划算。”

“租人家的房总归不是个长远事儿,五亩田就够咱娘俩忙活, 况且还有包子铺料理。买地先不急, 这事你听娘的。”秦氏神色坚定道。

生出买房心思经过反复思量的,县城有座院子, 不管面积大小在旁人眼里便是高出一头。将来女儿说亲可选县城的好人家。

至于为何不赞同女儿继续买田,实因家里没劳力,收个白菜欠下一堆人情。再若增加亩数,铁定顾不过来。

秦二郎说:“置房买田哪样都行,若没人手等包子铺生意稳定下来,雇个伙计。”

思量一会儿, 他更倾向秦氏买房的主意, 种田是劳累不说还靠老天爷赏饭吃, 今年运气好收成不错。可哪能年年如此呢。

目前家里由他当家做主, 俩儿子没啥小心思暂时能出手帮衬, 明年开春大儿子就要成亲。到时势必没像现今顺手。

如果将银钱花在买房上,娘俩靠做个小生意足够糊口。等将来外甥女嫁人后,再来置田那就是两家的事情了,作为舅舅顶多提供些意见。

钟月见舅舅没有表态站在她这一方,不禁有点郁闷。买田多好啊,钱放在手里又不能生钱,民宅虽比门面便宜,可也得五六十两银子才够吧。

往后要连续两三年像这样入账才攒够钱吧。

算了,瞧她娘的神色也知就是再劝也无济于事,反正买房又非买菜那么简单,至少明年以后的事了。

不过说好今后的大事由她做主呢。

……

次日吃过早饭,熄了灶火两家人带着已提前收拾好的行礼去秦家铺子,同秦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