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郑县读书人那么多,比我好的比比皆是。未下场前,结果未可知。”

曾子辰接过她递来的油纸包,放进胸前的褡裢里,抬头笑意清浅注视着钟月一本正经地道。

“行了,别给我拽大道理。雨越下越紧,你快点去学堂吧,这个天棉衣打湿动死个人。”

钟月笑嗔他眼,纤指指着檐廊外密如银丝的冬雨,努努嘴催促道。

曾子辰抿嘴颔首,轻轻应了声,侧身仰目望眼乌沉沉的天空,转头笑着对钟月说:“这雨怕是明日也停不了,明早这个时候我还过来买包子。”

注意力万分集中的秦氏听他这句话,脱口而出道:“你家开酒楼的,想吃啥样的包子没有……”

说说半截,意识语气太过直白僵硬,连忙转了弯:“婶子怕吃腻烦后以后再也不来了,时常换换口味,饭吃得香。”

“婶子,子辰觉得咱们县城那么多包子铺就数你家的好吃,百吃不厌!”曾子辰恐对方不相信,又加了句:“周边不少人同我一样的想法。”

秦氏被他的“甜言蜜语”堵的不好再说刺人的话,勉强笑笑说:“方才的话可不能让别家听见,若真觉得好吃,尽管来便是。”

第64章 异象

旁观两人互动,钟月心道:行啊, 小子, 原以为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掉书袋书生, 没想到拍起马屁倒是挺溜。

虽然清楚对方虚夸水分很大,不过她很是高兴地受纳了,食客的夸赞是店家卖力做事的原动力。

曾子辰觑眼嘴角轻扬的钟月,眸中情不自禁地亦泛出喜色, 撑开木骨青伞和母女俩打声招呼后便钻入灰蒙蒙雨幕中。

秦氏直等曾子辰身影模糊于视野时, 才收回目光,扭头见女儿神态自然好无异常,才略略放下心,开始专心手头活计。

次日果真如曾子辰所言, 绵绵密密的寒雨持续着。令人发愁的是接下来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接连六七日依然风雨无歇,湿冷透骨。

钟月捂紧领口仰着脖子望着天空无限延展的厚重乌云, 眉头紧锁:“娘, 今儿去买些碳火回来吧。雨再不停, 甭说肉菜涨价, 薪禾也要跟着。”

阴雨不止, 菜农将菜田里的蔬菜带到集市上,不是件容易事,成本增大, 价格自然提高。好在她们家蔬菜无需犯愁, 只买荤菜和大料便可。

积少成多, 能省不少钱,尤其眼下果蔬当贵之时。

小杜氏自然意识到物价上涨问题,二话没说便意了:“好,叫上你舅娘一起,咱家地儿小,放不了多少。买的直接拉到她家院里。”

她猜测碳火应该不是原先的价了,想到此处隐隐后悔没有提前囤积,铺子里俩废材的大锅炉,一旦断了碳火生意恐怕都无法继续。

除此之外,还有件事苦闷的事,田里白菜正在包心,如若像这样雨下个不停,不砍回来则要烂在地里了。家中只她们娘俩,到时咋办啊。

而钟月则没那么悲观,反倒觉得说不定是个机遇,京都百万人口蔬菜需求量巨大,特别年关将至无论穷富,谁家大过年买点青菜吃顿饺子。

只靠京郊的菜农供给怕远远不够,假如降水区域光广,路途泥泞曲折,那么离京都只半日脚程的郑县必定是理想的供应地之一。

她家的菜地且距青石官道很近,她暗搓搓地想假设上述条件皆凑巧满足,那么当初靠卖菜小赚一笔银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叹气的秦氏转目发觉女儿眉目绽笑,不由横着她笑嗔道:“娘都快愁死了,你还笑!”

“开门做生意哭丧着脸哪行。娘,别担心,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呢,咱们屯的有粮不怕!”钟月眉目轻扬,信心满满道。

因麦收前子打算开包子铺,今年夏收的麦子除交田赋外,其余一升未卖。

一部分放于钟家村家中麦囤里,另外的在她们现今住的卧室垛着。几个月内,根本不用为口粮发愁。

秦氏不想过多对女儿絮叨糟心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