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让她心存顾虑的是若在城里开食肆,那田里庄稼怎么办?尤其棉花不像麦子可以撒手一段时间不管,捉虫打杈时时需要人在旁,可长时间雇人不划算。

“有你三婶在,不怕她捉妖,娘没说答应是放不下家里的田。”秦氏摇摇头,说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娘,大娘找咱们合伙,无非是她出不起整间门面的租钱,既然你也有心做个小买卖,不如三家合赁间大的,让工匠在其中做个隔断,分成三小间,一家一块地方,租钱均摊。”钟月建议说。

她的主意保准小杜氏和郭氏都满意,因为她家的人手少,合伙根本不占任何优势,到时反倒因此事生罅隙。

秦氏听了女儿的建议,心思一动追问:“那咱家里的田地咋办?”

第50章 租地置田

即使不与两家合伙一同做生意, 可仍然抽不出太多精力于田里庄稼上, 这也是秦氏最犯愁的一点。

“合适的铺子不是一日两日能租到的,得好好物色,二舅娘家在县城小半年了让他们先帮忙留心几处, 到时再找牙行, 今年年节前把铺面整好也不晚。”

二月的庙会过去, 下个生意旺季便数年底腊月了,钟月认为秋季的棉田绝不可能放弃。

冬小麦不像秋季农作物费时费力, 所以在冬小麦生长期间他们完全有精力倒腾铺子之事。

如此以来两项皆不耽误,至于接下来的庄稼,她抿了抿嘴,瞅一眼满含希望的秦氏, 试探性地说:

“家里只有咱俩,若想两样都抓手里肯定不行,不如等明年麦子收了咱们将田租给旁人, 咱存的不是还有四五十两银子吗, 干脆找田宅牙行在城郊附近置四五亩上等田。”

钟月脑子此刻异常清晰, 说话功夫已将接下来的计划想好。

至始至终她都没忘了培育高产麦种的目标,之所以提议在城郊添置田产。

一则当朝律法明文规定没有儿子的寡妇对土地只享有租种权,没有售卖权,所以卖地是不可能的。

二则县城人口众多对蔬果的需求量大,到时棉花可以与蔬菜套种, 产出的蔬菜放在铺子里卖, 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还有一个原因, 她可以不用再顾忌村里村民八卦之言,慢慢的开始着手筛选性状优良的麦种进行田间种植,在县城租住的院落里悄悄数据统计。

至于接下来怎么办,做买卖挣到的银钱或者买铺子或者继续置田地,如此便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