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车队中身穿短褐的汉子们问:

“姥姥,大舅他们是不是也跟那些人一样随货去京都了?”

“对,过不几天就回来啦。月儿在姥姥多住些日子,回头让舅舅送你回家。”刘氏说着话,见车队越来越近行人皆朝路边靠,忙将俩孙儿往路边拉。

秦老汉由于赶着牛车不方便,提前一步去往小儿子的铺面。

钟月被人群挤得紧紧依在刘氏腿边,透过缝隙瞅着六七辆高高的运棉车,心说这般大的用棉量证明时下棉纺工业发展挺不错。

古代社会中,手工业的发达程度以及作坊规模往往侧面反应整个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

见此,钟月暗自高兴,她当然希望所处朝代河海清宴百姓清平安乐。

刘氏记挂幺儿,待商队过后,不再耽搁直接去往生煎铺子。

秦三郎的食铺后方带有一处小院落,一家四口加上半个学徒秦文富住在那里。

“娘来啦,爹在后院呢。桃儿快给奶奶盛碗椒汤,娘,天冷,先到屋里坐会,暖暖身子!”

忙碌的秦三郎看见刘氏等人,捏包子的动作不停,笑呵呵转头对帮忙的闺女说。

“桃儿,别忙活了,先招呼客人。”她目的为帮忙而来,又不是来享福的。

刘氏摆摆手拒绝道,环顾四周没发现儿媳妇的面,“你媳妇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