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时,厉战搂着妻子轻声问:“累吗?”

温婉摇摇头,眼中闪着光:“老厉,你知道吗?站在总装车间看着我们设计的飞机骨架时,我突然明白了,无论农机还是飞机,都是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厉战亲了亲她的额头:“等飞机首飞那天,我们全家都去看。”

“嗯!”温婉靠在他怀里,望着窗外的明月,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架银鹰翱翔蓝天的英姿。

这一刻,她深深体会到:人生的精彩,不在于起点在哪里,而在于敢于追梦的勇气。而她,正带着全家人的爱与期望,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第107章 开公司

时光飞逝,转眼间十年过去了。温婉参与设计的支线客机早已投入商业运营,银白色的机身划过蓝天,成为国内航空业的一张名片。而她也从当初的项目组成员,成长为航空工业领域的专家。

这天清晨,温婉站在镜子前整理西装领口。已经五十岁的她,眼角有了细纹,但眼神依然明亮如初。

“妈,这样搭配好看。”已经大学毕业的历欣跑过来,帮她调整了下胸针的位置。这个最小的女儿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正在复旦大学攻读管理学硕士。

“谢谢宝贝。“温婉亲了亲女儿的额头,“你爸呢?”

“在楼下跟大哥吵架呢。”历欣偷笑,“大哥非要辞职来帮您创业,爸说他应该留在研究所积累经验。”

温婉无奈地摇摇头。历达博士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工作,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历知则在交大医学院当讲师;连历敏都从师范毕业,成了一名中学教师。如今孩子们个个有出息,却都争着要帮母亲创业。

楼下客厅里,父子俩的争论还在继续。

“爸,妈都这个年纪了,开公司多辛苦!”

“臭小子,你妈比你有魄力多了!当年在边疆......”

“停!”温婉走下楼梯,“历达,妈妈支持你在研究所发展,厉战,你也别总拿边疆说事。”她拿起公文包,“今天公司注册,谁要跟我一起去?”

“我!”全家人异口同声。

温婉的“启航航空科技”公司选址在浦东新区。开业当天,当年的项目组老同事、航空界的专家纷纷前来祝贺。更让温婉惊喜的是,八十多岁高龄的温友和也在温霖的搀扶下到场剪彩。

“爸!您怎么来了?”温婉赶紧迎上去。

“我女儿开公司,我能不来吗?”温友和骄傲地拍拍女儿的手,“比你大哥二哥都强!”

公司成立后,温婉将主要精力放在航空新材料研发上。历知利用医学知识帮她研究飞行员防护装备,历敏则帮忙设计更符合人体工学的客舱布局。全家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支持着她的事业。

一个夏日的傍晚,温婉和厉战散步到黄浦江边。夕阳将江水染成金色,对岸的摩天大楼灯火渐次亮起。

“厉战,还记得咱们在边疆的日子吗?”温婉突然问。

“怎么不记得。”厉战笑着指向远方,“那时候哪能想到咱们会有今天,也想不到这社会发展的这么快。”

温婉靠在他肩头:“有时候做梦还会回到那个小院子,听见历达和历知在核桑葚树下背书的声音......“

厉战搂紧妻子:“等退休了,咱们回去住段时间?妈前几天还打电话说,院子里的葡萄熟了。“

“好啊。”温婉望着江面上游弋的船只,轻声道,“不过现在,我得先把公司做好。等咱们的航空材料通过认证,就能用在国产大飞机上了。”

厉战看着妻子眼中跳动的光芒,仿佛又见到了当年那个在边疆改良拖拉机的年轻姑娘。岁月可以改变容颜,却从未改变她眼中的热情与坚定。

回到家,温婉发现书桌上放着一架精美的飞机模型,下面压着张纸条:“妈妈,等您的大飞机上天,我第一个买票!爱您的历欣。”

窗外,一架客机划过夜空,闪烁的航灯如同星辰。温婉知道,她和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