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么一句。

“我瞧那姑娘,也是个有福气的,再说娶了过门,你们婆媳相处的好了,她服侍你也尽心,侄儿也不用操心家里的事。难道日日和儿媳生气,只想着磋磨儿媳,就是好事了?”

“我也不是那样磋磨儿媳的!”苏氏的话让朱四婶又笑了:“既然道理都晓得,那还想这么些做什么?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

苏氏又浅浅一笑,朱四婶又和苏氏说了些家常闲话,婆子做好晚饭,小丫头把饭端上来,两人用过了晚饭,朱四婶也就告辞回去。

孙婶子虽没在邻里间张扬,但媒婆出入的事大家都有眼见的,众人在孙婶子出门时候,也有说恭喜的,见孙婶子没有反对,就都晓得小文定了亲。

不免有些人要问问,小文定了谁家。孙婶子也就按了商量好的,说定的也是一户姓陈的,不过呢不是在京城,是在通州做生意的,小文要送到通州去成亲。

难免有人会说一句怎么舍得嫁这么远?也有人说这是上天定下的缘分,违背不了。日子就在众人议论之中渐渐过去。

陈宁和苏氏早已说好,一出了正月,苏氏就收拾东西往通州去。苏氏收拾好了东西,也要进去陈府里面和陈老夫人、陈夫人、陈大奶奶等人辞行。

陈老夫人和陈夫人也没说什么,只是让人送了些盘缠,又说了些闲话。苏氏也就去见陈大奶奶。

陈大奶奶倒着实叹息了一番:“这家里的妯娌,本就不多,说得来的更少,这会儿大嫂也去通州了,虽说是骨肉团圆,我这心里,着实有些舍不得呢。”

☆、第37章 待嫁

苏氏见陈大奶奶落下泪来就笑着道:“按说呢,族里人多,在京城才更合适。只是阿宁也说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做娘的,怎好拦了他?”

陈大奶奶用帕子点一下眼角才笑着问:“说起来,还没问问侄儿的婚事呢?上回倒有个合适的姑娘,侄儿说怕那样人家,未免娇养了女儿。”

苏氏哦了一声就道:“阿宁回来和我说过,他的亲事也定下了,说不得是前世的缘分。这家子姓孙,虽说是小家子,姑娘却着实大方,阿宁写了几封信回来和我说,我就请一个姐妹的姑爷过去通州了。就已定下了,就等我这一过去,就办喜事。”

陈大奶奶微微有些惊讶,接着就问旁边的心安:“我记得小文的女婿,也是在通州吧?”心安应是:“就是在通州呢。恰好,那家子也姓陈。那日大奶奶还取笑说,没想到小文转来转去,竟嫁到本姓来了。”

本姓两字让苏氏的心微微一跳,接着苏氏就笑着道:“这世上,陈姓娶孙氏的,也十分多见。”

“不过恰好了,就说一句。”陈大奶奶又浅浅一笑,也就把这事丢开,在旁伺候的小雨听到这两句话,眉不由微微一皱,又怕陈大奶奶瞧出,小雨的眉很快松开。

苏氏和陈大奶奶说了会儿闲话,苏氏也就拿了陈大奶奶赠送的东西走了。

陈宁从通州回来时候,苏氏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陈宁又进陈府给陈府主人辞行,还和族人中相处的好的人家依次去过,也就带上苏氏,前往通州。

临去通州前夜,陈宁又往孙家去了一趟。

孙婶子见了陈宁,面上神色还是不大好,陈宁依旧对孙婶子恭敬行礼,起身后陈宁才道:“岳母,您放心,我对令爱,定会……”

“也别什么放心不放心的,这日子,是你们自己过。”孙婶子的话还是有些硬邦邦。陈宁应是才道:“大舅兄这会儿只怕还不回来,小婿……”

陈宁的姿态放的这样低,孙婶子叹一口气终于道:“罢了,你也不用等他了,他也当不起这声大舅兄,等过上一两年,想个法儿,让他从陈府出来罢。”

陈 宁听了这话,有些惊讶地瞧着孙婶子,孙婶子又叹气:“虽说一日为主仆,终身为主仆,名字在名册上,和不在名册上还是不一样的。况且他又老实,他爹没的早, 没人教,做的多是那些苦活累活,想着在这府里也没意思。倒不如出来了,做个小生意也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