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且倒背一篇,《论语·述而》。”
唐慎张口便来:“安而恭,猛不而威,厉而温子,七十三……”
村口学堂中,孩童们早已读完课。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好奇地跑到里屋旁,不敢敲门,却各个紧贴着窗户,听里面的动静。
屋子里,唐慎越背越顺,越背越畅快。
《论语·述而》,共三十七句。他背得酣畅淋漓,学文二十年的书生恐怕都没他背得这么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明明背的全是反的,他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义正言辞,字正腔圆,仿佛自己背的才是真正的《论语》。
“……作不而述,曰子,一。”
等他背完,学堂内外一片死寂。
屋外有小童道:“先生教的不是这样的啊。”
一直跟在老者身旁的年轻人也嘀咕道:“这小子怎么还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背完书,唐慎立刻俯首躬身,又是谦卑模样,与刚才背书时意气昂扬、风采卓绝的少年郎截然不同,收敛住全部气色。
过了一会儿,老者问道:“为何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