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伙计也是知情的,据说是乔九的心腹。他道:“老爷那儿早已准备妥当,今天天色已晚,所以想请大人暂时歇息。等明日,我们便去辽国的商行寻找门路。”
唐慎点点头,等这伙计走后,他吹灭了蜡烛,房间里顿时陷入漆黑。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盛京城中,户部尚书府。
王溱从皇宫中回来,今日他被皇帝召进了登仙台,说了一个多时辰的话。
自从太后去世、赵辅大病一场后,他的性情不得不说有一些转变。唐慎一直身在幽州,并不清楚此事,而王溱则体会最深。今日从宫中回来,王溱敞开双手,让书童为自己更衣。这时管家敲门进来,拿着一封信,道:“公子,是从幽州来的信。”
王溱眉头一动,他声音清雅:“景则的?”
“是。”
嘴角不由上扬,王溱轻声道:“暂且不更衣了,你先下去吧。”
书童低声应是。
王溱穿着这件只脱了一半的衣服,也没管自己此刻的仪容是否失了世家公子的气度,他走到管家面前,拿起那封信。修长的手指按在信件的正面,王溱定定看了会儿“师兄亲启”四个字,接着打开了信封。
然而才刚刚看到第一行字,王溱便倏然失笑,怔了好一会儿。
只见唐慎在这封信的开头,用与王溱如出一辙的字体,赫然写着
“敬请师兄:
履安敬叩……”
王溱没往下看,他目光幽深地看着开头这两行字。良久,他转过头,温和地笑着问管家道:“在琅琊王氏时,你也跟着读过许多书。是否是我记错了,写信时,敬请、履安敬叩,是对父母而言?”
管家哪里知道王溱在说什么,他老老实实道:“回公子的话,是。”
言下之意:您没记错,这两个词都是儿女对爹妈用的。
王溱悠然笑了,他晃了晃手中的信纸:“我儿的信,当仔细瞧着,你先下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唐郎:爸爸~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崽?
隔壁老王:乖,想让爸爸在哪里疼爱你呢?【笑】
第102章
按着唐慎算的日子, 当他到析津府的时候, 那封信应当就送到王溱手中了。
原本快马加鞭, 那封信四天就可以送过去,但唐慎选了六天。只因这时他人在析津府,哪怕王溱看了那封信动了怒, 或者决定写封信斥责自己两句,唐慎都天高皇帝远,收不到了。
不错, 他是故意那样写的。
只允许你王子丰“儿行千里母担忧”, 不许他唐景则“我待师兄如慈父”吗?
唐慎心想:王子丰会不会生气?
仔细想想,应当是不会生气的。
以他家师兄那样的气度, 哪怕真生气了,也不会表现出来, 而会记在心中。等他回盛京,或许师兄就会发难。不过以后的事以后再去说, 唐慎也不放在心上,能揶揄到师兄两句,他便觉得神清气爽。
到了析津府, 唐慎并未真的抛头露面, 去办差事。他将大部分的事都交给了乔九处置。
乔九是王溱的手下,虽说他并未与王溱见过几次面,但王溱能重用他,说明他手段了得。短短三日,他便在析津府认识了几个购买茶叶的辽商, 稍稍打入了析津府的商贸圈子。
在辽国,普通百姓是没有姓的,除贵族外,其他人想要有姓,得由贵族赐予。
辽人只有两个姓,一个是耶律,一个是萧。
深夜,客栈厢房中,乔九低声对唐慎道:“大人,小的结识的那三个辽商,一人名为萧律,一人名耶律琦,一人还未被赐姓。大人有所不知,耶律一族在整个辽国执掌皇权,位高权重,萧氏则是出皇后。辽国皇后必须萧姓。辽国大多地方,都是耶律氏执掌大权,但析津府有所不同。析津府临近我大宋,汉人习俗较多,南面官的府衙也设立在此。”
唐慎:“这一点我是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