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摇曳,映着满窗银蓝色的清辉,是亘古的月色,一枝栀子枝横在窗外,被风吹得窸窣打着窗纸,也便像是广寒宫前的那只桂花树简直不似人间。
那位大人没有理会小武官,只微微低头,往下看了一眼,看向了银瓶。
从底下望,他的鼻梁骨尤其巍峨,一双狭长的眸,与赵公子的桃花眼完全不同,濯濯清明,如同月色映进深渊。
银瓶想,他应当是属于外面那个月下的世界。
这一间屋子里的乌烟瘴气和衣衫不整、蓬头乱面的她,简直是玷污了他的目光。
他似乎也有点觉得,皱了皱眉,又抬回了下颏,也许叹了口气,也许没有。然后,又无声地瞟了小武官一眼,神色虽并不凌厉,那汉子却愈发面如土色,暗地里忙着把银瓶的手从自己袍子上剥开。
大人终于收回了视线,走出阴影的所在,踱到正榻不远处,在灯火下垂着眼道:“见过祁王大人。”
祁王……
银瓶尽力想了想这两个字,忽然如晴天霹雳一般听说过的确有个王爷封作祁王,原是皇爷第六子,早些年荣宠无度,留在京中不许出阁,是因为几年前坏了事,才给打发回了封地,似乎就在江南一带。
也听说那祁王惯会眠花卧柳,难道今日就是他隐姓埋名来找乐子?
银瓶还没反应过来,那赵公子已经随手抓了件云中鹤白绸外袍,披在身上,紧实的窄腰若隐若现。他把桌上的茶对着壶嘴吃了一口,舒出一口气,挑着眼皮道:“本王给裴中书一个解释的机会。”
中书……
中书这两个字,是他的名字,还是……皇城里的内阁中书令?
怎么会!
“扰了王爷的欢喜,是臣的罪过。”房间炕上吊着两盏纱灯,黄澄澄的光,把裴容廷白璧无瑕的脸影住了,一半明,一半暗。他唇边勾起一缕浅笑,狭长眼底的流光却是寒冷的,“只是那位小娘已是臣白纸黑字买了身价,脱了奴籍的,王爷这场大龙凤,只怕传出去,有强抢民女之嫌。”
银瓶的心猛然一跳。
赵公子也就是这祁王大人,一口茶也差点呛在喉咙里。
“买她的是你?”
裴容廷颔首,眼中的笑意似乎温暖了一点儿:“正是。”
祁王挑起了眉,挑到一定的程度,忽然嗤出了声,懒声道:“本王实在没想到,堂堂御前数一数二的中书阁老原来只是行军的……小头头。”
第四章
“嗳,唔……好爹爹,好个作怪的冤家……”
吴娇儿昏了半晌,这会儿才缓过来些,合着眼睛,蹙眉喘息,四肢仍瘫软在榻上。她是无知无觉,剩下的人可都听得一清二楚。祁王的风流终于遭了报应,当下桃花眼一怔,险些把手里的茶壶扳倒。银瓶就坐在不远处的地上,听见这话,虽与她无关,却也又羞又吓,瑟瑟发抖,大气儿都不敢出。
倒是裴容廷面不改色,他只顿了一顿,便接着方才祁王“小头头”的调侃,平静应道:“殿下说笑,原是五个月皇爷讨伐南越反贼,臣奉命南下监军,脱不开身,只得先派了个府官来拟办章程,想必王爷说的便是他。”裴容廷道。
就是那小武官罢?
原来他只是奉命行事。
银瓶偷偷看向那守门神似的小武官,想起连日来的思念,登时哭笑不得。
话头挑起来,气氛也松散了些,祁王恢复了平素的散漫,修长手指解开幔帐,将吴娇儿的玉体掩在里头,回神笑道,“一向听说裴中书秉性清明如修仙入道,从不沾女色,不想背地里也有这等花头。”
他一笑,那桃花眼的眼尾挑起来,更多了些不怀好意,“既是奉召监军,中书不在前头调兵遣将,怎由回了姑苏城来寻这妮子?前儿才听说那南方蛮子难缠,正是战事胶着的时候,都说‘军中不可一日无帅’,临阵离营乃是军中大忌。到底‘温柔乡是英雄冢’,连裴大人也不能免俗。”
“是。美人难忘,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