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离得远,去一趟很不方便,其实他们的来往并不多。

但上辈子她嫁去夏家以后,外公外婆得知夏家靠她一个人忙里忙外,于是夏收秋收都会让三个舅舅过来帮忙。

不仅来人,还给她带吃的,给她开小灶补身体。

那时候她娘背着与人私奔的坏名声,夏家说话夹枪带棒,明里暗里挤兑舅舅们。

为这事,她嫁去夏家后第一次发了脾气,跟张氏吵了一架,然后让舅舅们以后别来了。

可三个舅舅却说,他们是来帮她干活,想让她轻松些,不是去夏家做客,管夏家态度做什么。

舅舅们持续来了八年,一直到她接管了书院食堂才停止……

听女儿和丈夫提起娘家,吴杏花忍不住叹息:“石洞沟太偏了,去一趟真不方便。

你外公最大的念想就是能从那个山沟沟里搬出来,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如愿。”

方青禾拍着她娘的手安慰:“总会有办法的。”

这一辈子,她一定要将舅舅们都接出大山,让他们可以有不一样的活法。

*

方兴旺去石洞沟接人的时候,钱氏上门告诉方青禾一个消息:夏家又要卖田。

方青禾装出惊讶模样:“他家又得罪什么人啦?”

钱氏摇头:“没,是喜事,夏志高不是跟枣花议亲么,李家要求高着呢。

光是聘礼就要六两六,还要鸡鸭鹅鱼猪羊六种牲口,新娘子四季衣裳鞋袜,还有什么糖茶点心之类,我估摸着肯定得十几两银子。

夏家拿不出钱,又非要娶枣花,可不就得卖田么?

青禾,不是我哄你高兴,我说真心话,枣花那可是个有心机的,张氏绝对拿不住!

夏家挑来选去,这回怕是娶了个祖宗。”

此时张氏也在跳着脚喊:“她还要银手镯?

她咋不要我的命呢?

家里拢共剩五亩田,去给媳妇卖掉两亩还不够!

我这是娶儿媳吗?

我是给自己娶了个活祖宗,我得给她供起来!”

夏志高十分看不上张氏动不动哭闹的行为,语气里带了些嫌弃:“娘,你能不能别这么目光短浅?

到了年底,别说是两亩田,就是二百亩,你也能赚回来。

赶紧把手镯取下来给我,我去银楼翻个新花样,添到聘礼单子上。”

张氏捂着手臂迟迟不肯动:“这是我娘临死前顶着几个嫂子的白眼特意留给我的,我谁也不给!”

张氏很清楚,她和李枣花争的不是镯子,是以后在家里的地位。

但她绝不能让!

李枣花是她夏家儿媳,就该听她这个婆婆的话。

只有最开始能把人压住了,以后成了林家小姐,才会敬着她这个当婆婆的。

夏志高见张氏不肯退让,直接放下狠话:“娘,枣花既然开口了,镯子肯定是要有的,你如果不给,大不了我再卖一亩田。”

张氏被气得头眼发昏,心口一阵绞痛:“你、你!”

她终于意识到一个可怕的问题,儿媳妇还没进门,儿子就彻底偏了心。

这比杀了她还叫她难受。

李氏捂着胸口跌坐在椅子上,嘴唇直哆嗦:“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生个儿子,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拉扯大,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紧着你……”

夏志高懒得听这些车轱辘话,前世今生,他不知听了多少回,听得耳朵都生了茧子。

每回不顺意,就是生他养他不容易,难不成是他求着要出生的?

他甚至想:要不是你们没本事,我至于这么辛苦?

要是生在富贵人家,我现在就该安心读书,为科举做准备,哪用得着为个银镯子在这儿磨嘴皮子?

张氏不知儿子心里的嫌弃,还在那儿哭天抹泪。

夏志高只觉得烦。

她有什么好委屈的?生了他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