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做买卖的,有人买我肯定卖,但货就那么多,人家先要,我就给了。
我这小作坊,产量根本供应不上,如今我还欠着外债呢。
您开口就是一万多盒,我是真没法儿出货。”
谢昀想了想,又问:“那你能给多少?”
方青禾想着三万九千两和扬名京城的机会,心都在滴血。
可是为了小命考虑,她还是咬牙拒绝:“暂时真给不了,我还欠了上千盒的货没给出去。”
谢昀纳闷:“我记得马王坡的六十亩地你都种上花了,我上次瞧着开得挺好,怎么会这么缺货?”
方青禾哭惨:“地是种了,可花的质量一言难尽,有多少能用的真说不好,因此我是真不敢答应您。”
谢昀盯着方青禾看了会儿,不过并没看出什么端倪,只能道:“中秋之前一定想法子给我弄些花茶,我用来送人。”
方青禾心说只要不拿去卖就行。
“大人既然都这么说了,那我肯定得想办法。
各处挪一挪,弄个几百盒应该不成问题。”
谢昀闻言松了口气。
此前静澜特意写信来,说养生茶的效果极好,让他再备一些送去京城。
静澜难得开口要一回东西,他不好让静澜失望……
说完花茶,方青禾提起了办善堂的事。
谢昀听到以后并不怎么开心:“方娘子,要弄一个善堂并不难,难的是后续管理。
以前我见过不少将孩子遗弃在善堂,等孩子长大些可以干活了再领回去的事情。
包括收留无家可归的老者,有些人为了给儿女减轻负担,是宁愿住在善堂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个地方遮风挡雨,不至于饿死就行。
当然,这种无非是费些钱财,最少人还是好好的。
可还有一种情况,善堂明面上行善事,可背地里拐卖孩童,甚至把女孩子养大了以后做暗门生意,这些事情也不少。
就算建了善堂,我能保证我在任时不出岔子,可我走了以后,善堂有可能会变成敛财的工具,那时才叫一个惨。”
方青禾没想到一个善堂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但她觉得事在人为。
“大人,我觉得有问题并不可怕,想办法解决便是。
比如您说的第一个问题,孩子被父母送来养大又送走。
咱们可以提前定规矩,每个接收的孩子都要有明确的来路,这样就可以避免父母健在却不养孩子的情况出现。
如果有人把来路不明的孩子扔在善堂,咱们就送去外地的善堂,让他们无从寻找。
只要花精力钻研,总能找到办法,哪怕最后真有些瑕疵,只要瑕不掩瑜就好。
您如果信得过我,这几天我认真想想,拿个具体章程出来,等您确认觉得可行,咱们再建善堂,行不?”
谢昀想了想,答应下来:“只要你能将我的顾虑解决,县衙会大力配合你的想法。”
方青禾想着闭关几天,先把这事儿给解决了。
可秦家突然又热闹起来。
这回来的不是村民,而是乡绅富商,甚至还有临县的人,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想要跟秦翊攀交情。
钱氏刚开始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着来者是客,好好招待。
可后面来的人,她根本招待不完。
秦翊为了家人安宁,跟方青禾商量过后,两人搬去了后山小院,跟黎宴当邻居。
秦家院门则是直接上锁,家里人进出都走后门。
门口还安排了人指路,如果有陌生人找来,统统带去后山。
这些日子,后山的泉从早到晚喷个不停,每个来找秦翊的外地人都被震撼了,倒是莫名让云涌泉扬了名。
秦翊基本上是来者不拒,每个上门的人他都见,合眼缘的还留下吃个饭。
不过对方带上门的东西是一件不留,统统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