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谦心说,昭昭是何等机敏,而且如今是她管家,这府中只有她不想知道的,没有她无法知道的。
“娘,昭昭确实知道了。
她着人给我送信,说这事儿关系到林家血脉,必须得慎重对待。
但她也是当事人,查出来的东西难以取信大家,所以才让我回来。
接下来这件事交给我来查,您先去看看昭昭吧。
她就算再稳重也是个小姑娘,您得给她吃颗定心丸。”
“对对对,我得去看看昭儿,免得她胡思乱想。”
卫氏闻言立刻起身,但是走到门口她又回头,一脸为难问:“谦儿,倘若昭儿真的不是咱们家的孩子,这可怎么办?”
卫氏昨夜彻夜无眠,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女儿,她自然舍不得送去乡下吃苦。
可若是将昭昭留下,她的亲女儿心中又会不会有疙瘩?
林谦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过对策:“如果昭昭真的不是林家女,我会送她去姑姑家。
姑姑一直遗憾没有女儿,将昭昭送过去,姑姑会开心,您也可以尽心弥补找回来的妹妹。
至于李家,给些钱财便是,他们不会执意要回昭昭的。”
卫氏抿了抿唇,脸上是明显的不舍,却也没言反对。
如此安排肯定会让昭昭难过,但她也清楚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毕竟在这十六年里,最苦的是枣花。
枣花好容易回来,她不能寒了枣花的心。
林谦熟练地安慰母亲:“娘,您先别难过,也许这一切都是误会,昭昭就是咱们林家的姑娘。”
卫氏抹了把泪,颤声道:“希望吧。”
送走卫氏,林谦立刻叫来管家:“派人去河东村请先生回来,就说我有要事,让他尽快过来。
当年跟我娘去庄子上的下人都叫到一处,我要挨个儿查问。
还有给我娘接生的产婆,必须找到人。
再给老爷送信,让他将手中事情放下,赶紧回来。”
管家道:“四爷,昨儿下午太太已经派人去寻老爷。”
“行,去安排其他事吧。”
在林谦这边忙得热火朝天时,李枣花正在猜测卫氏将她找来林家的缘由。
但想来想去,却找不到任何头绪。
夏志高心中明明有答案,却一字不漏。
他得借这个机会让林家知道他是真心对李枣花,也要让李枣花依赖他。
于是他故意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让李枣花生出害怕,觉得林家人包藏祸心。
然后他又不停强调,他们是夫妻,福祸与共,不管遇到任何难题,他都不会放手,一定会好好照顾李枣花。
同时,李枣花的事情他都不假手他人,吃饭时亲手布菜,吃完饭扶着去院里散步,给她讲各种故事,供她解闷,每晚睡前一定给她按摩有些浮肿的腿。
这些事情通过婢女传到卫氏耳中,卫氏感慨:“枣花女婿才干虽差了些,但对枣花还算得上体贴,是个好丈夫。”
邓嬷嬷暗自腹诽,那夏志高从进了林家门以后眼神就漂浮不定,眼中窃喜藏也藏不住,一看就不是个老实的,也就太太觉得她是个好人。
尤记得上次去京城,大太太说二太太嫁人多年,只长年纪不长脑子,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若不是老爷有良心,能够信守当初绝不纳二色的承诺,自家主子估计会被啃得渣都不剩。
她叹口气,把话题从这糟心的事情上拉开:“太太,如今小姐不再管家,过年的事情还得您多操心。”
想起过年要准备的一摊子琐事,卫氏就觉头疼。
再一想,昭儿如果不是她亲生女儿,以后都得她管家,头就更疼了。
至于枣花跟她夫婿的事情,她暂时是没空操心了。
“嬷嬷,赶紧将去年十二月的账册找给我,我看看昭儿去年都准备了些什么……”